[发明专利]一种医用电力驱动椎板咬骨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6716.0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7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程自申;尹磊;任维娜;虞濛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德才 |
地址: | 050082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电力 驱动 椎板咬骨钳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医用电力驱动椎板咬骨钳装置,涉及咬骨钳技术领域,主要结构包括主体、叩击锤、上唇、下唇和电控系统;由电控系统为叩击锤提供动力,在叩击锤的撞击下,上唇与下唇咬合,实现咬骨;大大降低了对双手的力量需求,降低了手术中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医生的体力,有效避免了因医生体力下降导致的准确性下降的问题,并提高了咬骨的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配合上退骨器和下退骨器,能够避免咬下的骨头卡在上唇或下唇内,进一步节省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咬骨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电力驱动椎板咬骨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常用的椎板咬骨钳,在使用过程中费时、费力,一人完成多台手术操作时,手用力极大,尤其是在整个脊柱手术操作过程中,椎板咬除占整个手术时间比重较大,极易出现手的疲劳及由此带来的准确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电力驱动椎板咬骨钳装置,以降低双手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准确性,缩短手术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电力驱动椎板咬骨钳装置,包括主体、叩击锤、上唇、下唇和电控系统;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室,所述容纳腔室底部开口,所述容纳腔室的后壁向下延伸;所述叩击锤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的中上部,所述上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的中下部,所述下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的后壁向下延伸段的底端,且所述下唇位于所述上唇的正下方,所述电控系统用于为所述叩击锤提供动力。
可选的,所述电控系统包括线圈、电源和开关,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叩击锤周围,所述叩击锤为永磁体,所述电源与所述线圈电连接,所述开关用于控制电源的电力输出。
可选的,所述电控系统包括线圈、电源和开关,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叩击锤周围,所述叩击锤为电磁铁,所述电源与所述线圈和所述叩击锤均电连接,所述开关用于控制电源的电力输出。
可选的,所述容纳腔室的顶部设置有一导向杆,所述叩击锤的顶面向下延伸设置有一导向孔,所述导向杆插入所述导向孔内。
可选的,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一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连接所述容纳腔室的顶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叩击锤的顶部。
可选的,所述导向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导向孔的深度。
可选的,所述上唇顶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凸型结构,所述连接件上部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容纳腔室的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唇与所述容纳腔室的侧壁之间设置有上退骨器。
可选的,所述上唇内侧设置有滑槽,所述上退骨器一端与所述后壁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可选的,所述下唇与所述后壁之间设置有下退骨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中的医用电力驱动椎板咬骨钳装置主要结构包括主体、叩击锤、上唇、下唇和电控系统;由电控系统为叩击锤提供动力,在叩击锤的撞击下,上唇与下唇咬合,实现咬骨;大大降低了对双手的力量需求,降低了手术中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医生的体力,有效避免了因医生体力下降导致的准确性下降的问题,并提高了咬骨的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配合上退骨器和下退骨器,能够避免咬下的骨头卡在上唇或下唇内,进一步节省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67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