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6733.4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2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杨锐斌;刘虹;迟主升;李林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西门子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2 | 分类号: | H01F27/32;H01F2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电抗 线圈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所述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包括笼型架,所述笼型架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以及复数根支撑杆。所述复数根支撑杆沿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的边缘排布围合成筒体结构的笼型架从而当导线缠绕在所述筒体外表面时允许所述导线缠绕以形成线圈。通过所述笼型架内套支撑在变压器纸板制作的壁厚为3mm的筒型结构内,以提供所述筒型结构外缠绕线圈的径向支撑力,有助于解决了在大于或等于35KV的高压环境下采用3mm厚所述筒型结构缠绕所述线圈无法满足抗短路能力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电力设备的设计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限制短路电流功能的大阻抗变压器已经日益普遍,内置电抗器作为大阻抗变压器的一种实现型式,因其结构简洁、性价比高、技术风险小而颇受各大变压器厂家的青睐。所述内置电抗器一般用于10KV,随着研发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研发的产品需要在大于或等于35KV的高压环境下工作,因此对应大于或等于35KV的高压环境需要提高产品的耐压场强。
现有技术中,在所述内置电抗器的结构中缠绕有线圈,而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上,现有技术中的所述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为筒形结构,所述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需要同时满足抗短路能力,以及耐压场强的要求。在10KV的现有技术中,所述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采用环氧玻璃丝材料或酚醛纸板材料制作,但是在大于或等于35KV的高压环境下无法满足耐压场强的要求。
此外,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还在致力于寻找解决满足所述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抗短路力以及耐压场强的技术方案,进而有助于解决采用现有技术的所述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无法满足大于或等于35KV高压环境下的耐压场强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申请提供一种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所述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包括笼型架,
所述笼型架包括第一端盖和一第二端盖,以及一笼型架主体;
所述笼型架主体包括复数根支撑杆;
所述复数根支撑杆沿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的边缘排布围合成筒体结构的笼型架从而当导线缠绕在所述筒体外表面时允许所述导线缠绕以形成线圈。
本实施例通过所述笼型架实现了在满足支撑线圈的机械性能要求下,同时满足耐压场强的要求。有助于解决了在大于或等于35KV的高压环境下采用3mm厚所述筒型结构缠绕所述线圈无法满足抗短路能力的技术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上分别相对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螺杆穿接孔和至少一个第二螺杆穿接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螺杆穿接孔和第二螺杆穿接孔用于穿接螺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笼型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环形支撑件;
所述环形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且所述环形支撑件同轴套接在所述筒体结构上。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所述环形支撑件的所述绝缘笼型架的具体结构,以使所述环形支撑件用于增强所述笼型架的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接槽和所述第二插接槽上。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部上分别设置所述第一插接槽和所述第二插接槽的具体结构,以使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插接槽和所述第二插接槽插接在所述支撑杆的两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槽和所述第二插接槽分别为沿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外缘延伸的对接插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西门子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西门子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67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