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焚烧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7170.0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3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严希海;刘建侠;严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尚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1100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北海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焚烧 垃圾 渗滤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焚烧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及装置,包括:前处理步骤、厌氧处理步骤、后处理步骤;所述前处理步骤包括沉降步骤、过滤步骤、平衡步骤、微波处理步骤;其中所述前处理步骤中采用特定的活性炭处理用过滤、冲洗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对渗滤液进行处理后,渗滤液COD去除率超过99.2%;其厌氧消化系统中厌氧活菌活性高,可重复利用;其厌氧反应器内温度、酸度、水质等参数指标稳定,无失控现象,渗滤液处理效果好;处理量相比于现有技术大,处理能力高,处理时间短;能够保证后处理中反硝化/硝化以及膜处理的稳定性,其后处理步骤压力小,处理系统稳定,使用寿命长,易于维护;后处理MBR系统中各纳滤膜、反渗透膜均无结垢、堵塞、效率降低的情况出现,大大节省对膜的维护及更换成本,减少垃圾处理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焚烧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数量增加和人口的增多,城市垃圾也以急剧增长。据统计,每年的生产垃圾达到了1.5亿吨,平均以9%每年的速度增长,其中未经过处理的垃圾已有70亿吨,占我国土地总数的8.3%。预计在未来的20年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将占据85%的陆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严重的垃圾污染问题。
根据我国采取垃圾处理的“三化”的原则,相继出现了大批的垃圾处理厂。 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堆肥、填埋和焚烧三种,其中焚烧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生活垃圾处置技术,实践也证明了该方法的简单、有效和可行,焚烧制能不仅大大减少了生活垃圾的体积和质量,而且使之无害化,同时也回收了生活垃圾中所蕴舍的大部分热量。目前焚烧在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应用,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生活垃圾焚烧量与全部生活垃圾量之比已经达到90%以上,国内也有许多省市的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正在积极筹建或建设之中。
由于我国的生活垃圾基本未进行分类回收,垃圾成分复杂,其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复杂,不但对水体会产生严重的污染,同时会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危害人类。针对垃圾渗滤液对人类以及环境的危害,为了防止在垃圾处理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各个国家针对本国国情分别制定的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用来解决渗滤液排放问题。
垃圾渗滤液是液体在填埋场重力流动的产物,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雨水冲刷和地表水、地下水浸泡而渗滤出来的污水。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垃圾自身含水、垃圾生化反应产生的水、地下潜水的反渗和大气降水,其中大气降水具有集中性、短时性和反复性,占渗滤液总量的大部分。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一般来说,其pH值在4~9之间,COD在2000~62000mg/L的范围内,BOD5从60~45000mg/L,重金属浓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基本一致。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申请人发现:目前对垃圾渗滤液普遍采用的处理工艺中,由于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复杂,其对垃圾渗滤液的前处理无法完全满足后期厌氧消化的工艺要求,其采用的厌氧消化技术,其厌氧消化系统存在有厌氧活菌消耗量大,厌氧活菌活性偏低的问题,由此会加重后处理工序的压力,逐渐加重整体处理系统损耗;并且,由于垃圾渗滤液前处理的不达标,其系统处理环境不稳定,影响渗滤液处理效果,装置长期运行无法保证处理后水质情况;并且现有活性炭处理装置对活性炭的处理无法达标使用。
中国专利CN107200440A公开了一种焚烧垃圾发电厂的渗滤液处理方法,其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前处理、厌氧、反硝化/消化、膜处理等步骤,对其进行净化处理。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其对垃圾渗滤液的前处理无法满足后期厌氧消化的工艺要求,其厌氧消化处理系统存在活菌消耗量大,活菌活性偏低的问题,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不佳,加重后期膜处理工序的压力,逐渐加重整体处理系统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尚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尚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71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