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历史业务流量的数据库调度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7678.0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2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程庆顺;邱春武;李涛;张博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F16/24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蔡永波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西路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历史 业务 流量 数据库 调度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有一种基于历史业务流量的数据库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第一时间段内数据库被调用的状态数据以及运行数据库的服务器的状态数据;根据第一时间段内的数据库被调用的状态数据计算第一时间段内的第一状态数据增长速度;根据第一状态数据增长速度预测当前时间之后数据库被调用的第二状态数据增长速度;根据第一时间段内的现运行数据库的服务器的状态数据和第二状态数据增长速度计算得到当前时间之后运行相应数据库所需服务器的状态数据,并判断现运行数据库的服务器是否与数据库调用需求相匹配;如果不匹配则调整运行该数据库的服务器。通过采集服务器、数据库的状态数据,计算未来数据库要承载的压力,进而提前进行服务扩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库调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历史业务流量的数据库调度方法及系 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业务架构很难满足数据、业务流量的爆炸式增长。云计 算、Docker容器技术的出现,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通过将部署环境打包、标准化,当业务流量、服务负载突增时,根据既有算法、规则,实现在多台服务器上服务的 快速部署,当业务流量、服务负载下降时,又可将部署多余的服务逐渐回收,整个过程做 到对业务无感知、快速响应,这也是当前业界的通用弹性调度方法,也正是Kubelets这类 容器编排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上述方法,只适用于容器环境,当容器或编排系统所依赖的组件失效时,调度将无法 进行;另外也只适用于无状态的服务(比如WEB服务),针对有状态的服务器(比如数 据库),因为调度时需要进行数据的同步、拷贝,无法实现快速调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历史业务流量的数据库调度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针对有状 态服务,通过采集服务器、业务历史数据库服务等各种指标的历史状态数据,分析这些指 标的历史状态数据,计算出未来数据库要承载的压力,根据需要进行服务器动态调整,从 而实现数据库的正常调用和服务器的合理利用。
为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历史业务流量的数据库调度方法, 包括:
获取第一时间段内数据库被调用的状态数据并保存,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处于当前 时间之前,并且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数据库被调用的数量达到峰值;以及,获取数据库被 调用时,现运行数据库的服务器的状态数据;
根据第一时间段内的数据库被调用的状态数据计算第一时间段内的第一状态数据增 长速度;根据第一状态数据增长速度预测当前时间之后数据库被调用的第二状态数据增长 速度;根据第一时间段内的现运行数据库的服务器的状态数据和第二状态数据增长速度计 算得到当前时间之后运行相应数据库所需服务器的状态数据;
根据当前时间之后运行相应数据库所需服务器的状态数据判断现运行数据库的服务 器是否与数据库调用需求相匹配;如果现运行数据库的服务器与数据库调用需求不匹配, 则调整运行该数据库的服务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历史业务流量的数据库调度系统,包括:
历史业务流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时间段内数据库被调用的状态数据并保存,其 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处于当前时间之前,并且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数据库被调用的数量达 到峰值;以及,获取数据库被调用时,现运行数据库的服务器的状态数据;
预测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时间段内的数据库被调用的状态数据计算第一时间段内的第 一状态数据增长速度;根据第一状态数据增长速度预测当前时间之后数据库被调用的第二 状态数据增长速度;根据第一时间段内的现运行数据库的服务器的状态数据和第二状态数 据增长速度计算得到当前时间之后运行相应数据库所需服务器的状态数据;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当前时间之后运行相应数据库所需服务器的状态数据判断现运行 数据库的服务器是否与数据库调用需求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76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