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来水管道漏损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7875.2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6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游桂林;罗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供水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G01M3/04;G01M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24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来水 管道 探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自来水管道漏损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显示器(2)和探测单元(3);所述显示器(2)安装在基座(1)上;所述探测单元(3)包括握把(31)、显示环(32)、一号铰接杆(33)和探测环(34);所述显示环(32)对称安装在一号铰接杆(33)的顶端;所述握把(31)安装在显示环(32)顶端侧壁上;所述探测环(34)安装在一号铰接杆(33)底端,探测环(34)内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压力传感器,探测环(34)端部设有橡胶囊(35),探测环(34)在靠近一号铰接杆(33)的外侧壁上对称设有弧形活塞缸(36);所述弧形活塞缸(36)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杆(361),且弧形活塞缸(36)通过软管与橡胶囊(35)连通;所述活塞杆(361)端部设有卡块(362),卡块(362)在相互对应处设有插槽(363)和插块(364);通过基座(1)、显示器(2)和探测单元(3)的配合实现对管道漏损进行探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来水管道漏损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铰接杆(33)内侧壁对称铰接有二号铰接杆(37),且二号铰接杆(37)侧壁和一号铰接杆(33)侧壁之间通过弹簧连接,二号铰接杆(37)在其中心铰接处铰接有支架(371);所述支架(371)底端对称铰接有弧形海绵板(372);通过二号铰接杆(37)、支架(371)和弧形海绵板(372)的配合实现在探测之前先对管道表面进行清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来水管道漏损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囊(35)内设有夹紧单元(4);所述夹紧单元(4)包括三号铰接杆(41)、压块(42)和推板(43);所述三号铰接杆(41)的两端通过滚轮滑动连接在橡胶囊(35)靠近探测环(34)的内侧壁上;所述压块(42)铰接在三号铰接杆(41)的中心铰接处,且压块(42)和橡胶囊(35)内侧壁接触;所述推板(43)安装在橡胶囊(35)与管道接触的侧壁上,且推板(43)与三号铰接杆(41)侧壁相接触,推板(43)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压力传感器,使得压力传感器贯穿至橡胶囊(35)外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来水管道漏损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海绵板(372)内开有空腔(373);所述空腔(373)内设有一号弧形板(374),且一号弧形板(374)和弧形海绵板(372)的侧壁之间填充有吸水树脂,一号弧形板(374)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多个T形刮片(375);通过T形刮片(375)、弧形海绵板(372)和一号弧形板(374)的配合增强对管道表面的清洁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来水管道漏损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373)在靠近与管道接触处设有二号弧形板(376),使得T形刮片(375)同时在二号弧形板(376)侧壁滑动连接,二号弧形板(376)带有磁性,且所对称的两个二号弧形板(376)所带磁性相反;通过二号弧形板(376)、T形刮片(375)和弧形海绵板(372)的配合实现对T形刮片(375)的保护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来水管道漏损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海绵板(372)内侧壁为波浪形,从而实现对管道外污泥的储存,加强对管道的清洁效果。
7.一种自来水管道漏损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探测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来水管道漏损探测装置,且所述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管道漏水情况,检查管道压力表的漏压情况,并排查漏水处附近是否存在其他水源,观察管道周围环境是否存在明显的积水和地面下沉现象,从而具体确定管道是否漏水;
S2:当通过步骤S1确定是管道自身发生漏水时,通过使用所述自来水管道漏损探测装置对管道进行探测,从而确定管道漏水的具体位置,若管道埋线距离较长或朝向不明时,需要先利用地下管线探测仪探测管道走向,从而确定管道断水范围和断水方向;
S3:当通过所述自来水管道漏损探测装置检测出管道的具体漏损位置时,将靠近管道两端最近的闸口关闭,并对管道进行修补或更换,待完成后再重新打开管道两端闸口,使得自来水在管道内流通,此时再最后对管道进行复检,若无漏水情况,则工作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供水集团公司,未经安庆供水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78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