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益肠寿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7906.4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7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娟;胡志勇;吕朋;陈天阳;魏科;叶梓芳;严来清;李丽琦;雷胜;李昊;杨世文;田召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31/702;A61K31/722;A61K31/724;A61K36/076;A61K36/21;A61K36/31;A61K36/482;A61K36/65;A61K36/71;A61K36/752;A61K36/804;A61P39/00;A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张凤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益肠寿 口服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益肠寿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的益肠寿口服液适用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中老年人群。本申请的益肠寿口服液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对机体中积聚的镉、铅等重金属的进行促排,降低重金属对机体的毒害;另一方面,对肠道益生菌乳杆菌、双歧杆菌具有显著的增殖效果,有助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中老年人群通过增殖肠道益生菌,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机体生理状况。本申请的益肠寿口服液成本低、无毒副作用,可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重金属促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益肠寿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发展,工业“三废”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重金属污染,会给整个生物链及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危害。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镉、铅等重金属可以迁移至水体、土壤,经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带来蓄积性危害;此外,重金属还可通过雾霾以及粉尘中的颗粒物(PM2.5)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虽然我国要求工业“三废”必须进行净化处理并达标排放,但“三废”污染依然严峻。 据统计,全球每年向环境中释放的镉达3万吨左右,其中82%~94%的镉会进入到土壤中,土 壤中的镉通过水体、农作物或鱼虾类进入人体或牲畜机体内,可通过生物富集作用,积聚于 人体或牲畜内脏器官,从而对肾脏、骨骼等器官组织造成严重伤害。例如,19世纪60年代 发生在日本的“骨痛病”,就是镉(cadmium,Cd)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镉的毒性较大,被 镉污染的空气和食物对人体危害严重,且在人体内代谢较慢,即身体积聚过量的镉损坏肾小 管功能,造成体内蛋白质从尿中流失,而且年龄越大积聚越多,另外,镉还可取代机体内的 钙,久而久之形成软骨症和自发性骨折。
对于铅(Plumbum,Pb)中毒,其不仅多发于儿童,其对成年人伤害也是很严重的,会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肾功能损坏、生殖系统受损等疾病,日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目前,对于人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关注较少,一般仅在人体出现重金属中毒症状时,才进行相关的治疗工作,此时,人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多已严重超标、且已对人体机体造成损伤,且较多损伤不可逆转。因此,为减少重金属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应防止重金属在人体内长期积累,特别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中老年人,对于进入身体的重金属进行定期的排放,将人体的重金属含量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从而避免人体出现重金属中毒的问题。
但是,现在市场上没有适用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中老年人群、且可对多种重金属均具有促排作用的重金属促排产品。因此,亟待一种适用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中老年人群、且可同时促排多种重金属的重金属解毒药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益肠寿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解决现在市场上没有适用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中老年人群、且可对多种重金属均具有促排作用的重金属促排产品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益肠寿口服液,包括有效成分、辅料成分以及溶剂,其中有效成分包括羧甲基壳聚糖、β-环糊精、低聚果糖以及水苏糖,辅料成分包括白芍、枳壳、生地、草决明、茯苓以及莱菔子,溶剂为水。
可选地,羧甲基壳聚糖、β-环糊精、低聚果糖以及水苏糖的质量比为1:1:2:1;白芍、枳壳、生地、草决明、茯苓以及莱菔子的质量比为1:1:1.5:1.5:1.5:2。
可选地,有效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甲基壳聚糖5g、β-环糊精5g、低聚果糖10g、水苏糖5g;辅料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芍5g,枳壳5g,生地7.5g,草决明7.5g,茯苓7.5g,莱菔子10g。
可选地,溶剂的量为200-300ml。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益肠寿口服液方法,包括辅料粉碎与混合、制备药液、引入有效成分、粘度控制以及灭菌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79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雾化器的防漏油结构
- 下一篇:一种实体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