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扩散效应的磁共振系统梯度场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7921.9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7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子岳;罗海;陈潇;叶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鸣石峻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24 | 分类号: | G01R33/24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李佳龙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扩散 效应 磁共振 系统 梯度 测量方法 | ||
1.一种基于扩散效应的磁共振系统梯度场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在非均匀场核磁共振系统中采集m组回波信号,回波信号为四维数组S(m,n,l,p),
其中第一维为回波间隔向量τ,长度为m,
第二维为回波链长度,长度为n,
第三维为平均次数l,
第四维为单次读出数据的采样点数,数量为p;
S200、数据预处理,将信号S(m,n,l,p)转换为一维或二维数组S′:
S210、对信号S的第四维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数据,保留低频部分,
S220、对数据取平均,
S230、对所有数据取对数,
S240、计算时间序列t(m);
S300、等效系数a的估计:
对S'按如下公式进行拟合,估计出系数a,
S′=f(a,T2,t(m))
其中T2为已知的标准定量模体的横向弛豫时间常数;
S400、计算梯度场,计算函数为
其中γ是磁旋比,D为已知的标准定量模体的ADC系数,c为常数系数,G为测量出的梯度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中,非均匀场核磁共振系统中,施加有激发脉冲、回聚脉冲、恒定梯度场,
激发脉冲翻转角为θ,其后跟随若干回聚脉冲,回聚脉冲翻转角为2θ;
激发脉冲和第一回聚脉冲之间的相位差为90度,激发脉冲和第一回聚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为τ/2,第一回聚脉冲到第一采样窗之间的时间间隔为τ/2;
回聚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回波间隔,一次激发采集n个回波信号,回波间隔为τ,多次采集回波信号,计算平均值;
改变回波间隔τ,进行m次测量,采集m组回波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0中,信号S(m,n,l,q)转换为S′(m,n),
步骤S220为对第三维取平均,
步骤S240中,时间序列t(m)=[τ(m)]^2,其中τ(m)为回波间隔向量τ中的第m个元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0包括以下步骤,
S310、等效系数a的估计:
对S′(m,n)按如下公式进行拟合,估计出系数a,
其中C1为未知常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0中,梯度场计算函数的常数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中,非均匀场核磁共振系统中,施加有激发脉冲、回聚脉冲、恒定梯度场,
激发脉冲包括第一激发脉冲,激发脉冲转角均为θ,
回聚脉冲包括第一回聚脉冲、第二回聚脉冲……第n回聚脉冲,回聚脉冲翻转角均为2θ,
第一激发脉冲和第一回聚脉冲之间的相位差为90°,第一回聚脉冲与后续回聚脉冲之间相位差为0°;
第一激发脉冲与第一回聚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称为扩散敏感梯度持续时间;
第一回聚脉冲与第一采集窗口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
第一采集窗与第二回聚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为τ/2;后续回聚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为τ,后续采集窗之间的时间间隔为τ;
一次激发采集n个回波信号,多次采集回波信号,计算平均值;
改变扩散敏感梯度持续时间T,进行m次测量,采集m组回波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0中,信号S(m,n,l,q)转换为S′(m),
步骤S220为对第三维和第二维取平均,
步骤S240中,时间序列t(m)=[T(m)]^2,其中T(m)为扩散敏感梯度持续时间序列T中的第m个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鸣石峻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鸣石峻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792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