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工位切换智能调试生产线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8042.8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2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郭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军邦特种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B65G61/00;B65G4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吴玉玲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工位 切换 智能 调试 生产线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多工位切换智能调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组合操作台,包括第一操作台,设置在所述第一操作台右侧的并且与所述第一操作台设有一定间隙的第二操作台,分别滑动配合安装所述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上面的用于带动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左右滑动的轨道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上面的用于固定操作台的定位件;
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操作台右侧的旋转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支架上面的十字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十字架端部的用于抓取工件的能够伸缩的机械抓手,设置在所述组合操作台后侧的第一旋转上料台,以及设置在所述组合操作台前侧的第二旋转上料台,固定安装在预设位置并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旋转台左侧的、并且位于所述第二旋转台右侧的上料机器人,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料机器人后侧的码垛装置
福马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组合操作台和旋转机构的上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切换智能调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架包括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面的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面的旋转电机,过瘾配合安装在所述旋转电机上面的过渡盘,呈十字型设置在所述过渡盘上面的十字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十字架端部的连接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切换智能调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支架设置成中空状,并且所述十字支架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十字支架的底部设有位置传感器,以及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上面、并且与所述位置传感器适配的接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切换智能调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抓手包括固定安装在连接板上面的伸缩气缸,螺接在所述伸缩气缸上面的缓冲件,固定安装在所述伸缩气缸上面的耳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耳板上面的手指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手指气缸的两个夹指,螺接在所述夹指底部的止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切换智能调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台和第二旋转台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旋转台,包括旋转基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基座上面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在一起的法兰盘,螺接在所述法兰盘上面的旋转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切换智能调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平台设计呈长方形,所述旋转平台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放料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切换智能调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垛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料机器人后侧的矩形支架,设置在所述矩形支架上面的传送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矩形支架上面的两个推送气缸,螺接在所述推送气缸上面的调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切换智能调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机构,包括设置在指定位置的横梁,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两侧的导轨;
所述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适配的滑轮。
9.一种多工位切换智能调试生产线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启动设备,操作员将工件装入在第一旋转上料台和第二上料台的放料架上面;
步骤2、当工件上料完毕后,驱动电机启动,然后驱动电机带动着放料架上面的工件旋转至机械抓手下方,然后机械抓手将第一旋转上料台和第二上料台抓住;
步骤3、当机械抓手抓取工件时,伸缩气缸工作,带动着工件上升,进而旋转电机带动着工件旋转至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上方,直至位置传感器启动,然后旋转电机停止转动,然后机械抓手将工件放置在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的上面,进而启动工作;
步骤4、当操坐台上面的工件工作完成时,十字架上面的机械抓手将工件再次抓取工件,然旋转电机启动,进而旋转至上料台上面;
步骤5、当加工完毕的工件至第一上料台和第二上料台上面至,然后旋转平台带动着工作旋转90度,然后上料机器人将工件放置在码垛装置的上面;
步骤6、当工件设置在码垛装置上面,两侧的推送气缸将工件从左右两侧进而调整工件的位置,进而传送机构将工件旋转至指定的位置,工作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军邦特种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理工军邦特种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804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贴膜屏贴膜设备
- 下一篇:一种助行器上的橡胶把套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