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萃取水双效利用实现甲醇油连续萃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8220.7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0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郭殿厅;李杰民;李玉全;饶见良;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4 | 分类号: | B01D11/04;C07C29/86;C07C3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欣达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5 | 代理人: | 周升铭 |
地址: | 236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萃取 水双效 利用 实现 甲醇 连续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萃取水双效利用实现甲醇油连续萃取系统。所述萃取水双效利用实现甲醇油连续萃取系统,包括:预塔;预塔冷凝器,所述预塔冷凝器连接于预塔的输出端;预塔冷凝液分配器,所述预塔冷凝液分配器连接于预塔冷凝器的输出端。本发明提供一种萃取水双效利用实现甲醇油连续萃取系统,通过对原间断萃取进行改进,可实现全部萃取水的双效利用并实现甲醇油的连续萃取和取出,通过在预塔冷凝液管道处并联一台萃取罐,该萃取罐采用小直径、大高度设计以增加萃取后的醇溶性杂质厚度,便于采出,使预塔顶冷凝液经预塔冷凝液分配器一分为二,其中去往萃取罐的管道位置低于直接去预塔回流槽的管道,以保证萃取的冷凝液进入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醇油萃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萃取水双效利用实现甲醇油连续萃取系统。
背景技术
产品的水溶性和高锰酸钾实验值是甲醇产品的关键质量指标,而产品中的醇溶性杂质(溶于醇而不溶于水)含量是水溶性和高锰酸钾实验值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品质,而水溶性的优劣取决于生产过程中对于醇溶性杂质的脱除是否彻底,一旦该杂质脱除不彻底,则当与水按照1:3的比例混合时,混合物会呈现乳白色,产品质量不合格,所以,如何尽可能彻底地脱除醇溶性杂质是生产的控制重点,上述脱除的杂质通常称为甲醇油。
目前甲醇精馏过程中普遍采用醇溶性杂质脱除方法是间断萃取甲醇油,以实现水溶性合格的方法,该方法是根据原料和产品质量情况,正常生产时系统加水量为原料量的10%-20%以提高组分之间的相对挥发度,进而有利于轻组分(低沸点杂质)的脱除,但由于水含量低,无法萃取出醇溶性杂质,为了实现醇溶性杂质的脱除,每隔一段时间,往预塔回流槽内加入大量的萃取水(脱盐水),并提高预塔回流槽液位以增加萃取时间,然而该方法受操作人员操作水平和责任心等多种因素影响较大,存在着大量脱盐水只能起到提高相对挥发度而起不到萃取杂质的作用,并在短时间加大水量强制萃取导致杂质萃取不彻底,加水过多增加热能消耗及残液排放量、采出物中含有大量甲醇而增加原料消耗,且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加水量和升降预塔回流槽液位影响系统工艺稳定等诸多弊端。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萃取水双效利用实现甲醇油连续萃取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萃取水双效利用实现甲醇油连续萃取系统,解决了间断萃取和采出工艺中增加水量导致热能消耗增加并增加废液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萃取水双效利用实现甲醇油连续萃取系统,包括:
预塔;
预塔冷凝器,所述预塔冷凝器连接于所述预塔的输出端;
预塔冷凝液分配器,所述预塔冷凝液分配器连接于所述预塔冷凝器的输出端;
萃取罐,所述萃取罐连接于所述预塔冷凝液分配器的输出端;
预塔回流槽,所述预塔回流槽连接于所述萃取罐的输出端;
预塔回流泵,所述预塔回流泵连接于所述预塔的输入端。
通过对原间断萃取进行改进,在不增加水量的前提下,可实现全部萃取水的双效利用并实现甲醇油的连续萃取和取出,通过在预塔冷凝液管道处并联一台萃取罐,该萃取罐采用小直径、大高度设计以增加萃取后的醇溶性杂质厚度,便于采出,使预塔顶冷凝液经预塔冷凝液分配器一分为二,其中去往萃取罐的管道位置低于直接去预塔回流槽的管道,以保证萃取的冷凝液进入量,冷凝液的一小部分分流进入萃取罐,同时将脱盐水的加入点由预塔回流槽改到萃取罐上,在萃取罐内形成高水含量的醇溶性杂质的萃取环境,萃取出醇溶性杂质后再进入预塔回流槽,解决了间断萃取和采出工艺中存在的采出物中含有大量甲醇而增加原料消耗,而增加水量导致热能消耗增加并增加废液量,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加水量和升降预塔回流槽液位影响系统工艺稳定等诸多弊端,还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量,在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等方面将会产生明显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82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饵方法及投饵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骨质疏松治疗药物开发的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