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节电路、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电路、家电设备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8792.5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0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龙谭;黄招彬;赵鸣;文先仕;徐锦清;张杰楠;曾贤杰;胡斌;井上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217 | 分类号: | H02M7/217;H02M3/158;H02M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王淑梅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电路 控制 方法 装置 控制电路 家电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调节电路、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电路、家电设备和介质,其中,调节电路包括:全波整流模块,包括高压输出端与低压输出端,全波整流模块适于将输入的交流信号配置为直流信号;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与全波整流模块电连接,并包括第一半桥组件、第二半桥组件与设置于第一半桥组件与第二半桥组件之间的感性元件,功率因数校正模块适于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将直流信号配置为母线电压,母线电压相对直流信号升压或降压,第二半桥组件的两端被配置为母线电压的输出端。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但能够实现升降压控制,还能够保证功率因数校正模块PFC在升降压之间切换时电流的平稳变化,减小谐波失真,进而有利于提升PFC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控制电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压调节电路、一种电压调节电路的控制方法、一种电压调节电路的控制装置、一种驱动控制电路、一种家电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于永磁电机等负载,驱动控制电路输出的母线电压越高,则电机的铁损越大,母线电压越低,电机的铁损越小,因此可以通过降低母线电压的方式减小铁损,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只具有升压功能或降压功能,无法满足对母线电压调节的需求,因此导致永磁电机的运行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压调节电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压调节电路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与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控制电路和家电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电压调节电路,包括:全波整流模块,包括高压输出端与低压输出端,全波整流模块适于将输入的交流信号配置为直流信号;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与全波整流模块电连接,并包括第一半桥组件、第二半桥组件与设置于第一半桥组件与第二半桥组件之间的感性元件,第一半桥组件设置于低压输出端与高压输出端之间,第二半桥组件包括串联的多个功率管,多个功率管中的一个与第一半桥组件相连,感性元件的一端连接至多个功率管之间的任一连接点,感性元件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半桥组件的指定位置,功率因数校正模块适于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将直流信号配置为母线电压,母线电压相对直流信号升压或降压,第二半桥组件的两端被配置为母线电压的输出端。
具体地,全波整流模块包括设置有抽头的变压器、串联的第一功率管与第二功率管,第一功率管与第二功率管设置于变压器的两个线圈输出端之间,第一功率管与第二功率管之间的连接端与抽头中的一个被配置为全波整流模块的低压输出端,另一个被配置为高压输出端。
功率因数校正模块还包括:容性元件,容性元件连接至第二半桥组件的两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压调节电路包括全波整流模块与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全波整流模块包括变压器与第一功率管以及第二功率管,通过设置具有抽头,使变压器具有三个输出端,其中,三个输出端中的抽头作为固定的低压输出端,而另外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功率管以及第二功率管连接,在交流信号的正半周期,电流经由一个输出端与其中的一个功率管流至高压输出端,而在交流信号的负半周期,电流经由另一个输出端与另一个功率管流至高压输出端,结合对第一功率管与第二功率管的开闭控制,实现全波整流。
另外,第一功率管与第二功率管也可以采用四个二极管构成的全桥整流器代替。
具体地,变压器包括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初级线圈适于与交流电源相连,次级线圈包括抽头,第一线圈端与第二线圈端,抽头被配置为低压输出端,连接端被配置为高压输出端,第一线圈端连接至第一功率管的第二电极,第一功率管的第一电极连接至第二功率管的第一电极,第二功率管的第二电极连接至第二线圈端。
或抽头被配置为高压输出端,连接端被配置为低压输出端,第一线圈端连接至第二功率管的第一电极,第二功率管的第二电极连接至第一功率管的第二电极,第一功率管的第一电极连接至第二线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87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