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撕裂功能的棉布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9594.0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6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施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海峰 |
主分类号: | B32B3/12 | 分类号: | B32B3/12;B32B27/02;B32B27/12;B32B9/00;B32B9/04;B32B27/08;B32B27/30;B32B27/34;B32B27/28;B32B37/02;B32B37/06;B32B37/10;B32B38/00;D03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郭晓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撕裂 功能 棉布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具有抗撕裂功能的棉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棉布本体(1),所述棉布本体(1)依次通过抗撕裂层(2)、防静电导电纤维层(3)、防潮层(4)和耐腐蚀纤维层(5)构成,所述抗撕裂层(2)位于所述棉布本体(1)的中部,所述防静电导电纤维层(3)位于所述抗撕裂层(2)的两端,所述防静电导电纤维层(3)远离所述抗撕裂层(2)的一侧均覆盖有所述防潮层(4),所述防潮层(4)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棉布本体(1)的两端均覆盖有所述耐腐蚀聚酯纤维层(5),其中,所述抗撕裂层(2)包括球蜂窝(6),所述球蜂窝(6)由球心(7)和九十块隔板(8)构成,所述球心(7)和所述九十块隔板(8)构成十二个五棱锥筒(9)和二十个六棱锥筒(10),并且,所述球蜂窝之间通过粘胶纤维连接,所述球蜂窝(6)的两端与所述防静电导电纤维层(3)连接的尼龙纤维网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撕裂功能的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导电纤维层(3)由炭黑复合导电纤维构成,所述防静电导电纤维层(3)厚度为0.3mm-0.9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撕裂功能的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层(4)由聚四氯乙烯纤维构成,所述防潮层(4)厚度为0.9mm-1.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撕裂功能的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纤维层(5)由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和聚苯硫醚纤维通过经纬交织交错构成,所述耐腐蚀纤维层(5)厚度为0.6mm-1.2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撕裂功能的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纤维网层(11)由交叉尼龙纤维(12)和横向尼龙纤维(13)通过经纬交织交错构成,所述尼龙纤维网层(11)厚度为0.4mm-0.8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撕裂功能的棉布,其特征在于,棉布本体(1)的顶面与底面分别形成抗撕裂层(2)与附着层,该附着层由所述防静电导电纤维层(3)、所述防潮层(4)和所述耐腐蚀纤维层(5)构成组成成分含有炭黑复合导电纤维50-75%、聚四氯乙烯纤维20-40%、芳香族聚酰胺纤维20-35%和聚苯硫醚纤维40-60%;
该抗撕裂层(2)的厚度为1.1mm-1.6mm,所述附着层的厚度均为1.5。
7.一种具有抗撕裂功能的棉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撕裂功能的棉布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将准备好的球蜂窝(6)之间在粘胶纤维连接后并以90-100℃加温30-60分钟形成球蜂窝板;
步骤二、将所述尼龙纤维网层(11)上的第一连接端的上侧和第二连接端的下侧与预先备好的氯化聚乙烯附着球蜂窝板两面的球蜂窝板贴合连接;
步骤三、将所述防静电导电纤维层(3)上的第一连接端的上侧和第二连接端的下侧与附着预先备好氯化聚乙烯的所述尼龙纤维网层(11)贴合连接;
步骤四、将预先制备好的所述防潮层(4)上的第一连接端的上侧和第二连接端的下侧与附着预先备好氯化聚乙烯的所述尼龙纤维网层(11)贴合热压合连接;
步骤五、将所述耐腐蚀纤维层(5)上的第一连接端的上侧和第二连接端的下侧与附着预先备好氯化聚乙烯的所述防潮层(4)贴合热压合连接;
步骤六、将球蜂窝(6)、尼龙纤维网层(11)、防静电导电纤维层(3)、防潮层(4)和耐腐蚀纤维层(5)依次进行贴合后再进行热压合,再对热压合的棉布进行温度为100-150℃红外烘干;
步骤七、将烘干后的棉布层通过经编机采用聚乙烯和炭纤维制成的纱线做进一步缝合,收卷,进而获得得到具有抗撕裂功能的棉布的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海峰,未经施海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95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