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载铁路桥梁墩柱基础抵抗冲刷的梳流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9726.X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4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前;李勇;许宏伟;陈树礼;张彦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06 | 分类号: | E02D31/06;E02D27/42;E01D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05004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载 铁路 桥梁 基础 抵抗 冲刷 梳流齿 装置 | ||
1.一种重载铁路桥梁墩柱基础抵抗冲刷的梳流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梳流齿(5)、L型装载板(6)以及菱形格栅(7);所述L型装载板(6)预埋于基础(3)和河床(4)内,所述L型装载板(6)的水平板后端嵌固于所述桥梁墩柱的基础(3)内,其埋置于河床(4)内的前端向下弯起,形成竖直板,防止由于水流流速过大导致L型装载板(6)掀起,从而损坏梳流齿(5);若干所述梳流齿(5)分层交错布置在桥墩(2)和基础(3)受水流冲刷的上游侧,每个梳流齿(5)均与L型装载板(6)的水平板垂直焊接在一起;所述菱形格栅(7)紧贴在L型装载板(6)竖直板的外侧并同样预埋于河床(4)内;沿上游向桥墩(2)方向,每层梳流齿(5)交错布置,梳流齿(5)的张开角度(8)逐渐增大,齿间间距(9)逐渐减小,使得水流从上游向桥墩(2)流动过程中被逐层分流,达到降低流速、降低泥沙携带能力和降低冲击墩身流速的目的;所述L型装载板(6)位于河床(4)内的埋置深度大于梳流齿(5)整体高度的20%,以防止梳流齿(5)在大流速状态下发生失稳现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铁路桥梁墩柱基础抵抗冲刷的梳流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梳流齿(5)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弯折板,其板厚度应大于2mm,张开角度在60°-150°之间,其上的齿间间距(9)在1cm-10c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铁路桥梁墩柱基础抵抗冲刷的梳流齿装置,其特征在于:同层相邻梳流齿(5)的间距在2cm-6cm之间,相邻两层梳流齿(5)的间距在0.5m-2.0m之间,每层梳流齿(5)所需数量及布置范围根据水流流速、河床地质和桥墩迎水面积情况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铁路桥梁墩柱基础抵抗冲刷的梳流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装载板(6)为不锈钢材料;所述菱形格栅(7)的材质为玄武岩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重载铁路桥梁墩柱基础抵抗冲刷的梳流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梳流齿(5)遭受水流冲击时,由于其呈一定角度张开,可以将水流逐层导向梳流齿两侧,避免了桥墩(2)和基础(3)受到水流的冲刷。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重载铁路桥梁墩柱基础抵抗冲刷的梳流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梳流齿(5)遭受水流冲击时,由于其上有不同间距的齿,使得一股粗壮的水流被逐层逐步地分为多股细小的水流,并且在穿过梳流齿(5)的过程中由于能量的损失,导致水流流速降低,有效避免了桥墩(2)和基础(3)遭受强有力的冲蚀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重载铁路桥梁墩柱基础抵抗冲刷的梳流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梳流齿(5)遭受水流冲击时,由于梳流齿(5)的逐层阻挡,使得水流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从根本上解决了基础(3)遭受冲刷的问题。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重载铁路桥梁墩柱基础抵抗冲刷的梳流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装载板(6)和菱形格栅(7)叠加预埋在河床(4)内;当水流冲击L型装载板(6)时,其端部向下弯起形成的竖直板以及其外层设置的菱形格栅(7)能够阻止L型装载板(6)被水流掀起,同时也对菱形格栅(7)覆盖的河床(4)起到了保护作用,防止水流冲刷。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重载铁路桥梁墩柱基础抵抗冲刷的梳流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装载板(6)和菱形格栅(7)的端部下弯深度由一般冲刷深度确定;菱形格栅(7)的开口大小根据水流流速以及一般冲刷深度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972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