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气味的健康环保的EPDM发泡橡胶密封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0071.8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4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魏书辰;王泽庆;张松峰;朱熠;孙琦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K13/02;C08K3/04;C08K3/26;C08K5/09;C08K3/22;C08K3/32;C08J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王岩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味 健康 环保 epdm 发泡 橡胶 密封条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气味的健康环保的EPDM发泡橡胶密封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EPDM发泡橡胶密封条的制备原料包括:EPDM原胶、环保补强剂、环保填充剂、环保软化剂、环保活性剂、环保硫化促进剂、硫磺和环保发泡剂。所述EPDM发泡橡胶密封条配方采用健康环保的胶条原料和低硫高促硫化体系,使得到的EPDM发泡橡胶密封条在满足对胶条基本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具有低气味、低VOC散发和健康环保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密封条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气味的健康环保的EPDM发泡橡胶密封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汽车密封条是用于汽车门窗密封的零件,此外还起到连接、固定、减振、装饰等作用。随着橡胶材料技术、密封条挤出和硫化工艺、密封条设计水平的不断进步,密封条的可靠性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主机厂和汽车用户对密封条的装饰性和环保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密封条多数采用EPDM橡胶制造,少部分采用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TPV)、聚氯乙烯(PVC)等制造。EPDM橡胶密封条密封性好,长期使用变形小,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性和耐候性,性能可靠。但是普通橡胶密封条会散发难闻的橡胶味,并且散发大量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有害小分子,对人体健康和汽车室内环境影响较大。
国家标准GB/T 27630-2011实施后,主机厂对汽车内饰VOC散发控制越来越严格。密封条作为汽车装饰件,也是内饰重要组成部分,其VOC散发量对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有明显影响。同时,汽车用户对气味的容忍度越来越低,连续四年,在汽车质量问题的抱怨中气味问题都居于首位。欧盟RoHS指令、REACH指令等绿色环保指令都针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对有毒有害物质提出了限制使用的要求,加强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保护。汽车车门等密封条由密实橡胶和发泡橡胶组成。发泡橡胶实现低气味和低VOC散发难度更大,AC(偶氮二甲酰胺)等发泡橡胶密封条常用发泡剂会散发难闻的氨味,硫化剂和促进剂也会有难闻气味和VOC散发。
CN104151715A公开了一种汽车橡胶密封条,由以下各成分及其重量比组成:EPDM:56-58份、聚丙烯:30-34份、氧化锌:2.5-2.8份、硬脂酸:0.3-0.4份、石蜡:0.3-0.4份、炭黑N330:25-28份、硅酸钙:0.6-0.8份、促进剂SA:0.3-0.5份、促进剂M:1.2-1.4份、硫磺:1.6-1.8份、滑石粉:3-4份、防老剂:0.8-1.0份,所述汽车橡胶密封条的机械性能不足,有待改进。
CN110615945A公开了一种于粘接橡胶密封条自润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包括35重量份的EPDM、30重量份的PP、35重量份的石蜡油、2.0份的自润滑剂、2.0重量份的硫化剂DCP、3.0重量份的助硫化剂TAIC、1.5重量份的过氧化物引发剂、2.0重量份的TAIC、0.5重量份的阻聚剂,所述粘接橡胶密封条使用硫磺硫化,但形成的多硫键不稳定,温度较高时易断裂,而且该橡胶密封条会散发难闻的橡胶味,并且散发大量VOC有害小分子。
因此,研发环保健康的汽车密封条,是主机厂和用户的共同利益需求,也是密封条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气味的健康环保的EPDM发泡橡胶密封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EPDM发泡橡胶密封条配方采用低硫高促硫化体系,采用环保无毒无害的添加剂和助剂,使制得的发泡密封条具有低气味、低VOC散发和健康环保的特点。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EPDM发泡橡胶密封条,尤其是一种低气味的健康环保的EPDM发泡橡胶密封条,所述EPDM发泡橡胶密封条的制备原料包括:EPDM原胶、环保补强剂、环保填充剂、环保软化剂、环保活性剂、环保硫化促进剂、硫磺和环保发泡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00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