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协同重金属脱除的模块化脱硫除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0086.4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8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轶;陈超;韩长民;汪俊平;薛菲;丁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4;B01D53/50;B01D53/46;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周舒蒙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同 重金属 脱除 模块化 脱硫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重金属脱除的模块化脱硫除尘装置,所述模块化脱硫除尘装置安装于脱硫吸收塔出口烟道与烟囱入口之间;所述模块化脱硫除尘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依次布置于壳体内的协同重金属脱除的脱硫除尘模块、过渡段模块和除雾模块,各模块的气流通道依次连通;所述脱硫除尘模块包括至少一层薄膜持液层,脱硫除尘模块的烟气入口与脱硫吸收塔出口烟道连通;所述除雾模块包括至少两组沿气流方向间隔设置的高效烟道除雾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设计脱硫除尘模块、过渡段模块和除雾模块并在工厂内实现模块化生产,现场安装时只需替换掉吸收塔出口至烟囱入口的一段烟道即可,无需在原吸收塔上进行改造,现场安装工期大大缩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硫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协同重金属脱除的模块化脱硫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行业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的全面开展,其大气污染物排放显著下降,且进一步减排潜力有限。而非电力行业(包括: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等工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目前已居首位。因此,非电行业减排已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主战场,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更严格的政策、标准。2018年5月生态环境部发布《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了钢铁行业中烧结、焦化等主要排放工序的超低排放标准,其中烧结烟气排放要求SO2≤35mg/Nm3,NOx≤50mg/Nm3,颗粒物≤10mg/Nm3;焦化烟气排放要求:SO2≤30mg/Nm3、NOx≤150mg/Nm3、颗粒物≤10mg/Nm3。2018年12月河南省发布水泥行业转型发展行动方案,规定2019年年底前企业熟料生产工序达到超低排放标准:SO2≤50mg/Nm3、NOx≤100mg/Nm3、颗粒物≤10mg/Nm3。由于当前非电行业的减排难度大、成本高,亟需在电力行业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污染物脱除效率。
此外,由于重金属污染具有长期性、累计性、潜伏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需加强对重金属污染防治。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等工业作为重要的重金属排放源,对烟气重金属污染物控制技术也有着急迫的需求。
作为污染物处理工艺中的关键设备之一,脱硫塔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脱硫塔的结构很大程度上影响脱硫除尘效率。目前,关于脱硫塔的研究诸多,如中国专利CN204469533U公开了一种分级反应复合脱硫塔,其在常规脱硫塔喷淋层上方设置一层薄膜持液层,将单独循环的石灰石浆液作为持液层吸收剂,利用其较高的pH值,使SO2吸收反应更充分,实现深度脱硫;同时利用持液层浆液的泡沫洗涤,进一步除尘,实现高效除尘。该装置虽然显著提高了脱硫除尘效率,实现了烟气超低排放,但是,该装置应用于实际工程时,其薄膜持液层需设置在脱硫塔上部,施工期间锅炉需停止生产约两个月,影响了工厂效益;且未对烟气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脱除做针对性的优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模块化生产、安装工期短的协同重金属脱除的模块化脱硫除尘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协同重金属脱除的模块化脱硫除尘装置,所述模块化脱硫除尘装置安装于脱硫吸收塔出口烟道与烟囱入口之间;所述模块化脱硫除尘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依次布置于壳体内的协同重金属脱除的脱硫除尘模块、过渡段模块和除雾模块,各模块的气流通道依次连通;所述脱硫除尘模块包括至少一层薄膜持液层,脱硫除尘模块的烟气入口与脱硫吸收塔出口烟道连通;所述除雾模块包括至少两组沿气流方向间隔设置的高效烟道除雾器,除雾模块的烟气出口与烟囱入口连通;脱硫吸收塔的烟气
进入壳体后,依次流经脱硫除尘模块、过渡段模块和除雾模块,并最终从烟囱排出。
按上述方案,所述薄膜持液层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液体收集器、S形气液传质机构和液体分布器,所述液体收集器的底部或侧部设有连通排液管道的出水口;所述S型气液传质机构由多个截面为横向S形的条形板体并列排布而成,相邻板体间S型端部相互交错并间隔设置,该间隔构成气流通道;所述条形板体向下的开口构成烟气进气口,所述条形板体向上的开口构成烟气出气口;所述液体分布器与外设的液体供应管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00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