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炼焦煤入选原料煤预先排矸工艺及其筛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0127.X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8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宏政;欧战备;黄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23/08;B03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杨敬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煤 入选 原料 预先 工艺 及其 筛分 装置 | ||
1.一种炼焦煤入选原料煤预先排矸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排矸工艺包括:破碎、筛分分级、分离排矸、筛下物处理和二段筛下物排矸,所述预先排矸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
S1:破碎
矿井开采出的毛煤经提升设备运输进入地面生产系统的双齿辊破碎机,双齿辊破碎机出料粒度为100-300mm;
S2:筛分分级
破碎后的毛煤进入筛分分级设备,筛分分级设备进行分段筛分,一段筛孔尺寸为4.5-25mm,二段筛孔尺寸为25-50mm;
S3:分离排矸
步骤S2的筛上大块的物料进入振动布料器,进而使得物料均匀进入智能干选机的入料皮带机,平铺在皮带上、物料不重叠,经图像识别或X射线识别装置分辨出块煤与矸石,并进行定位计算,当物料输送至机头溜槽时,采用压缩空气击打块煤使得块煤进入后溜槽,矸石进入前溜槽实现煤与矸石的分离;
分离后的块煤进入破碎机,破碎后经原料煤入仓皮带转运至原煤仓,大块的矸石进入滚轴筛,滚轴筛筛下物进入原料煤运输皮带从而进入原煤仓,筛上大块的矸石经矸石皮带转运至块矸仓;
S4:筛下物处理:
步骤S2的一段筛下物料进入第一入仓皮带(6)输送至原煤仓,二段筛下物料经第二入仓皮带(7)进去缓冲仓;设置缓冲仓的目的在于保持高效干选分离机入料量均匀稳定;
S5:二段筛下物排矸:步骤S4中的进入缓冲仓的二段筛下物料经给煤机、胶带输送机给入高效干选分离机,排出的矸石经矸石转载皮带输送至矸石仓,精煤与步骤S4的一段筛下物料混合进入原煤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焦煤入选原料煤预先排矸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双齿辊破碎机出料粒度为1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焦煤入选原料煤预先排矸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双齿辊破碎机出料粒度为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焦煤入选原料煤预先排矸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筛分分级后获得一段筛下物料、二段筛下物料和筛上的物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焦煤入选原料煤预先排矸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筛分分级的一段筛孔尺寸为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焦煤入选原料煤预先排矸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筛分分级的一段筛孔尺寸为1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焦煤入选原料煤预先排矸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筛分分级的二段筛孔尺寸为3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焦煤入选原料煤预先排矸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筛分分级的二段筛孔尺寸为40mm。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炼焦煤入选原料煤预先排矸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分级设备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一支撑架(1)包括支撑架主体(11),支撑架主体(11)内设有第一出料斗(12)和第二出料斗(13),第一出料斗(12)两侧的支撑架主体(11)内均设有滑槽(14),支撑架主体(11)内设有方形孔(15),方形孔(15)与滑槽(14)垂直分布;
所述支撑架主体(11)的外壁设有阵列分布的L型支撑杆(16),L型支撑杆(16)的一端与支撑架主体(11)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支撑板(17),支撑板(17)与L型支撑杆(16)之间设有对称分布的加强筋(171),支撑板(17)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弹性件连接块(18),支撑架主体(11)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连接块(19),连接块(19)上设有转动连接孔(191),甩动锤体在转动连接孔(191)内转动;
所述第一支撑架(1)上设有聚氨酯筛体(2),聚氨酯筛体(2)包括框体(21),框体(21)内设有聚氨酯筛板(23),聚氨酯筛板(23)包括一段筛板(231)和二段筛板(232),框体(21)上靠近二段筛板(232)的一侧设有出料口(22),一段筛板(231)的一段筛孔尺寸为4.5-25mm,二段筛板(232)的二段筛孔尺寸为25-50mm;
第一出料斗(12)位于一段筛板(231)的正下方,第二出料斗(13)位于二段筛板(232)的正下方,聚氨酯筛体(2)从方形孔(15)插入卡合在滑槽(14)内;
所述第一支撑架(1)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脚(3),支撑脚(3)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弹性件(4),弹性件(4)的一端与支撑脚(3)紧固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弹性件连接块(18)紧固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架(1)的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架(5),第二支撑架(5)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撑杆(51),第一支撑杆(51)之间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连接杆(511),第一支撑杆(51)的一端设有第二支撑杆(52),第一支撑杆(51)的另一端和中间位置设有第三支撑杆(53),第三支撑杆(53)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杆(54),第二支撑架(5)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喷淋管(55),第一喷淋管(55)上设有第一喷嘴(551),第一喷淋管(55)固定在第二支撑杆(52)和第三支撑杆(53)上,第一喷淋管(55)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管(552),对称分布的第一喷淋管(55)通过第一连接管(552)连通,第一连接管(552)与外界高压泵体连通,第一连接管(552)位于第二连接杆(54)和第一连接杆(511)之间,第一连接管(552)上设有阀体(8);
所述第二支撑架(5)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二喷淋管(56),第二喷淋管(56)上设有第二喷嘴(561),第二喷淋管(56)固定在第三支撑杆(53)上,第一喷淋管(55)与第二喷淋管(56)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管(562);
所述第二支撑架(5)上设有第一入仓皮带(6)和第二入仓皮带(7),第一入仓皮带(6)固定在第一连接杆(511)上,第一入仓皮带(6)的一端位于第一出料斗(12)的下方,第一喷嘴(551)正对第一入仓皮带(6),第二入仓皮带(7)固定在第二连接杆(54)上,第二入仓皮带(7)的一端位于第二出料斗(13)的下方,第二喷嘴(561)正对第二入仓皮带(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012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