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极耳快充圆柱锂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0211.1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1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胡庆波;张海生;林冬梅;吴军;杨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10/052;H01M10/04;H01M2/26 |
代理公司: | 无锡派尔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0 | 代理人: | 杨立秋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极 耳快充 圆柱 锂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极耳快充圆柱锂电池,属于锂电池快充技术领域。所述多极耳快充锂电池包括外壳、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表面分别刷有正极料和负极料,平展后叠放卷制,卷制完成后放入所述外壳;所述正极片上沿口依次排列有若干个正极耳,所述正极耳在所述正极片卷制后重叠于同一位置;所述负极片下口沿依次排列有若干个负极耳,所述负极耳在所述负极片卷制后重叠于同一位置。该多极耳快充锂电池与传统焊接单极耳锂电池相比,多个极耳卷制后重叠,且多个极耳与所述正极片或负极片为一体型材通过激光切割成型,在充电过程中减小电阻,大大提高充电效率,从而实现快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快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极耳快充圆柱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作为驱动电源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摄像机、移动电话或笔记本电脑。其中,可再充电锂二次电池的每单位重量能量密度比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镍锌电池高三倍或更高,并且充电速度比它们更高。
传统的锂电池的极耳为单独焊接在涂有正极料或负极料的铝片或者铜片上,且正负极耳各仅有一个,在实际充电过程中,焊接单极耳电阻大,充电时间长,无法实现快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极耳快充圆柱锂电池,以解决现有的焊接单极耳锂电池极耳电阻大,充电时间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极耳快充圆柱锂电池,所述包括外壳、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表面分别刷有正极料和负极料,平展后叠放卷制,卷制完成后放入所述外壳;
所述正极片上沿口依次排列有若干个正极耳,所述正极耳在所述正极片卷制后重叠于同一位置;
所述负极片下口沿依次排列有若干个负极耳,所述负极耳在所述负极片卷制后重叠于同一位置;
所述负极片内外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同时卷制。
可选的,所述正极耳之间的间距从卷制起始端开始逐渐增大。
可选的,所述正极片与所述正极耳为一体铝型材,所述正极耳通过激光切割成型。
可选的,所述正极片靠近所述正极耳的一侧刷有正极吸光膜,防止激光切割过程中对所述正极片造成损伤。
可选的,所述负极耳之间的间距从卷制起始端开始逐渐增大。
可选的,所述负极片与所述负极耳为一体铜型材,所述负极耳通过激光切割成型。
可选的,所述负极片靠近所述负极耳的一侧刷有负极吸光膜,防止激光切割过程中对所述负极片造成损伤。
可选的,所述外壳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上绝缘片和下绝缘片;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分别穿过所述上绝缘片和所述下绝缘片上的极耳槽。
可选的,所述外壳顶端盖有盖帽,所述盖帽由顶盖和断电防爆结构组成,所述正极耳与所述断电防爆结构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外壳为钢壳或铝壳。
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多极耳快充圆柱锂电池,包括外壳、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表面分别刷有正极料和负极料,平展后叠放卷制,卷制完成后放入所述外壳;所述正极片上沿口依次排列有若干个正极耳,所述正极耳在所述正极片卷制后重叠于同一位置;所述负极片下口沿依次排列有若干个负极耳,所述负极耳在所述负极片卷制后重叠于同一位置;所述负极片内外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同时卷制。该多极耳快充锂电池与传统焊接单极耳锂电池相比,多个极耳卷制后重叠,且多个极耳与所述正极片或负极片为一体型材通过激光切割成型,在充电过程中减小电阻,大大提高充电效率,从而实现快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0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辫式高性能合成纤维束
- 下一篇:醋酸丙酸纤维素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