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智能完井井下液控滑套开度的验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0514.3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9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许亮斌;刘景超;盛磊祥;李瑞丰;刘书杰;张亮;肖凯文;何玉发;车争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08 | 分类号: | E21B34/08;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王春霞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 智能 井下 液控滑套开度 验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智能完井井下液控滑套开度的验证方法。本发明通过1/4上部智能滑套液控管线(开启)和1/4智能滑套液控管线(关闭)交替打压,实现上部智能滑套(ICV)的4开度调节后,通过过电缆封隔器的成功坐封,可证明上部智能滑套(ICV)的4开度调节动作准确到位;关闭井下安全阀(SCSSV),在井下安全阀以下管柱形成独立的密封循环通道,通过1/4下部智能滑套液控管线(开启)和1/4智能滑套液控管线(关闭)交替打压,实现下部智能滑套(ICV)的4开度调节,通过开泵试运行的方式,根据在相同的电潜泵工况的情况下,电潜泵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将随下部智能滑套(ICV)的开度级数变化而变化,证明下部智能滑套(ICV)各级开度调节精准到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智能完井井下液控滑套开度的验证方法,属于石油、天然气完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田开发过程就是油藏和油井的生产管理过程,其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提高产量和采收率。智能完井技术是采集井下温度、压力及流量等参数,监测产层生产动态,根据油井生产情况,通过地面控制系统对目标层位滑套开度进行智能调节,实现油井的稳产,从而使测量更精确,油井管理更科学。
智能完井技术因其数字化、智能化的特点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特别在稳油控水、实时监测、智能调节生产动态等方面优势明显,可实现科学的管理油井、提高采收率、经济开发油田的目标。目前,液控井下智能滑套开度调节以地面控制系统作为智能完井技术的控制中心,在给井下液控滑套提供驱动动力的同时,通过液控管线中液压油的压力及管线中的进油量、回油量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对液控滑套的运动情况进行反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智能完井井下液控滑套开度的验证方法,能实现井下两个层位的液控智能滑套四开度调节,同时,通过起泵试运行的方法,获取电泵工况参数的变化验证井下液控智能滑套开度变化到位,实现对液控滑套精准控制。
本发明所提供的适用智能完井井下液控滑套开度的验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智能完井测试管柱结构下放到位后,利用上部智能滑套开启用液控管线和智能滑套关闭用液控管线交替打压,实现上部智能滑套由全关、1/4开度、1/2开度、3/4开度至全关的4开度调节;
通过打压使所述上部智能滑套再次调节成全关状态后,中心管打压,坐封过电缆封隔器,若所述过电缆封隔器能正常坐封,证明所述上部智能滑套的4开度调节动作准确到位;
所述上部智能滑套开启用液控管线与所述智能完井测试管柱结构中的上部智能滑套连接;将智能滑套关闭用液控管线与所述上部智能滑套连接。
在控制所述上部智能滑套开度之前,通过如下方式证明所述上部智能滑套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通过钢丝作业投入堵塞器至坐落接头处,中心管内打小压力(未达到所述过电缆封隔器的坐封压力),此时坐落接头处以上管柱憋压,证明所述上部智能滑套为关闭状态。
利用井下安全阀液控管线关闭井下安全阀;利用下部智能滑套开启用液控管线和智能滑套关闭用液控管线交替打压,实现下部智能滑套由全关、1/4开度、1/2开度、3/4开度至全关的4开度调节;
根据所述下部智能滑套的开度开启级数的不同,在相同的电潜泵工况的情况下,若电潜泵的参数将随所述下部智能滑套的开度级数变化而变化,则证明所述下部智能滑套各级开度调节到位;
所述井下安全阀液控管线与所述井下安全阀连接;所述下部智能滑套开启用液控管线与所述下部智能滑套连接;所述智能滑套关闭用液控管线与所述下部智能滑套连接;电泵动力电缆与电潜泵总成连接;
所述电潜泵的参数指的是电潜泵的变频器频率、变频器电流、变频器电压及电潜泵的吸入口压力、电潜泵输出口压力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05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