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M钩折弯制备的半自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0729.5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9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林七妹;修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修旺辉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创理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3 | 代理人: | 张素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折弯 制备 半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M钩折弯制备的半自动装置,涉及M钩折弯技术领域,解决了人工方式制作M钩的效率较低,步骤也较为繁琐的问题。一种用于M钩折弯制备的半自动装置,包括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上滑动连接有所述折弯下压机构。折弯下压机构自动回弹后,采用空行程原理,再次向上按压折弯下压机构一段距离,折弯下压机构驱使临时限位机构与承载机构分离,这时中空冲击柱顶端则与处于折弯状态的钢丝撞击接触,使得其与折弯成型机构分离,使其呈五度倾斜角向一侧飞起,然后其从矩形开孔A、矩形开孔B、矩形开孔C部位掉落出,从而完成对于钢丝的M钩折弯及取拿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M钩折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M钩折弯制备的半自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中电路工人需要对网络、电路进行布线时,工人需要将线高高的挂在原有的钢丝拉条上,但由于每个工人身高都不同,工人较难快速将线高高的挂钢丝拉条上,这时就需要M钩的应用。
现M钩制作均为人工方式,通过钳子等工具折弯钢丝以制作形成M钩,制造时,工人手动通过工具将铁丝一端压弯,当铁丝一端被压弯后,工人在翻转将铁丝的另一端再折弯,完成M钩的制作,工人重复多次上述动作就完成了多个M钩的制作,由此可知,人工方式制作M钩的效率较低,步骤也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M钩折弯制备的半自动装置,以解决人工方式制作M钩的效率较低,步骤也较为繁琐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用于M钩折弯制备的半自动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M钩折弯制备的半自动装置,包括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上滑动连接有所述折弯下压机构;所述承载机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四组所述折弯成型机构;所述承载机构顶端滑动连接有所述临时限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有顶板、底板、连接柱、限位通孔、滑动通孔A、矩形开孔A、矩形块、弹簧A、中空冲击柱、连接杆,所述顶板底端面四处边缘夹角与所述底板顶端面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均通过一根所述连接柱固定相连接,所述顶板顶端面呈矩形分布状共开设有四处所述限位通孔,所述顶板顶端面中间部位开设有一处所述矩形开孔A,所述顶板顶端面相邻所述矩形开孔A左右两侧部位均各开设有两处所述滑动通孔A,所述矩形开孔A内端前侧面及后侧面呈矩形阵列状共固定连接有四块所述矩形块,所述矩形块顶端面前后两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呈五度倾斜角的所述弹簧A,每个所述弹簧A内圈均通过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有一根所述中空冲击柱;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下压机构包括有折弯杆、延伸合并结构、矩形板A、矩形开孔B、挤出柱、弹簧B、滑杆,设置有两根所述折弯杆,且两根所述折弯杆左右两端均通过所述延伸合并结构固定相连接,两根所述折弯杆正下方设置有一块所述矩形板A,所述矩形板A顶端面与两根所述折弯杆左右两侧边之间均通过一根所述滑杆固定相连接,所述矩形板A顶端面中间部位开设有一处所述矩形开孔B,所述矩形板A顶端面相邻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均固定连接有一根所述挤出柱,所述矩形板A底端面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弹簧B;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下压机构安装状态下,四个所述弹簧B与所述底板顶端面固定相连接,四根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四处所述滑动通孔A内,四根所述挤出柱与四处所述限位通孔处于同一轴线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临时限位机构包括有矩形板B、滑动通孔B、矩形开孔C、尼龙限位绳、限位柱,所述矩形板B顶端面中间部位开设有一处所述矩形开孔C,所述矩形板B顶端面相邻所述矩形开孔C左右两侧均各开设有两处所述滑动通孔B,所述矩形板B顶端面相邻矩形开孔C左右两侧呈前后对称状共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绳组,且每组限位绳组经由两根所述尼龙限位绳组成,所述矩形板B底端面相邻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均固定连接有一根所述限位柱;
进一步的,所述临时限位机构安装状态下,四处所述滑动通孔B与四根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四根所述尼龙限位绳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所述弹簧A相接触,四根所述限位柱与四处所述限位通孔处于同一轴线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修旺辉,未经修旺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07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带轮自动化装配线
- 下一篇:一种卷式超滤膜的反洗系统、方法及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