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双螺杆泵泵体打压工装及高压双螺杆泵静压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1177.X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9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余义全;齐晓燕;米素英;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恒盛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1/00 | 分类号: | F04B51/00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墨伟 |
地址: | 06215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螺杆 泵泵体 打压 工装 静压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双螺杆泵泵体打压工装及高压双螺杆泵静压试验方法。高压双螺杆泵泵体打压工装包括两个法兰板、两端分别与两个法兰板抵接的隔离件,以及套设在隔离件上的密封组件;其中,密封组件位于两个支撑环的内侧且与两个支撑环抵接,将泵体内的腔体隔离为高压腔和低压腔。高压双螺杆泵静压试验方法包括将轴承座、转子和衬套拆除;将高压双螺杆泵泵体打压工装安装在泵体;分别对泵体内不同腔体进行压力输送,并观察泵体是否发生泄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压双螺杆泵泵体打压工装及高压双螺杆泵静压试验方法,通过将泵体内的腔体分离并分别进行静压试验,降低了试验消耗的总能量,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泵体内低压区域的实际工作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双螺杆泵性能试验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压双螺杆泵泵体打压工装及高压双螺杆泵静压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双螺杆泵是一种用于输送介质的装置,目前市场上通用的双螺杆泵的工作压力极限小于5.0Mpa,而随着双螺杆泵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市场所需双螺杆泵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双螺杆泵的泵体长时间应用于高压的工作环境下,若承载能力无法达到高压环境下的工作压力,则会造成泵体破损,影响泵体工作的进行,因此在对双螺杆泵进行制备时,为了保证泵体的质量,需要对其进行静压试验以检测泵体的承载能力。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对泵体100进行静压试验时,第一步是将泵体100两侧连接的轴承座400拆除、转子300由泵体100内取出、衬套200由支撑环500上拆除(衬套200和支撑环500间隙配合,支撑环500上设有抵紧衬套200的O型环);第二步是通过金属板分别堵塞泵体100的两侧开口,并通过施压工具向泵体100内部施加压力。并且,按照相关的行业标准规定,在对泵体进行检测承载能力的静压试验时,所施加的压力应不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1.5倍,现有产品中高压双螺杆泵的极限工作压力为10Mpa,也就是说,泵体内的各个位置均需要承受15Mpa的压力。
而发明人发现,根据泵体的工作原理,也就是在介质进入泵体后由低压区域向高压区域传输这一特征可知,泵体各部分的实际工作压力是不同的,尤其是高压双螺杆泵的泵体入口处的实际工作压力往往不超过0.5Mpa,因此仅需在此处施加0.75Mpa的压力即可实现泵体入口处的静压试验。在对入口处施加15Mpa的压力时,不仅提高了试验耗能,并且如果发生入口处压力泄漏,由于此时泵体入口所承载的压力远大于实际工作压力的1.5倍,因此工作人员仅能得出“泵体入口处无法承载高压”的结论,而无法得出“泵体入口处无法承载实际工作压力,此泵体不合格”的结论,使得泵体静压试验结果不准确。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泵体静压试验方法会对泵体的整体施加等量的压力,无法准确判断泵体入口是否能够承受实际工作压力,也就是无法判断泵体低压区域的实际工作能力,并且白白消耗了施压工具所创造的大量能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双螺杆泵泵体打压工装及高压双螺杆泵静压试验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泵体进行静压试验时由于各部位承受压力相等,无法准确判断该泵体内部低压区域的实际工作能力是否达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压双螺杆泵泵体打压工装,包括:
两个法兰板,用于分别安装在泵体的两侧并封堵所述泵体两侧的开口;
隔离件,用于设置在所述泵体内,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法兰板抵接;以及
密封组件,固定套设在所述隔离件的外周壁上,所述密封组件位于设置在所述泵体内的两个支撑环的内侧且用于与两个所述支撑环抵接;
其中,所述密封组件、所述支撑环、所述泵体的内壁和所述隔离件的外壁围成用于与所述泵体的出口连接的高压腔;所述密封组件、所述支撑环、所述法兰板、所述泵体的内壁和所述隔离件的外壁围成用于与所述泵体的入口连接的低压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恒盛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恒盛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11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