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保持远端血供的药物球囊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1278.7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5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杜瑞林;葛均波;颜玉强;陈丽君;季培红;杨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巴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持 远端 药物 导管 | ||
一种可保持远端血供的药物球囊导管,包括尖端管、球囊、内管和外管,所述球囊的近端固接在所述外管上而其远端固接在所述尖端管上,所述内管伸出所述外管并穿过所述球囊的中空腔,所述内管的远端伸出所述球囊并与所述尖端管连通,还包括血流防阻断机构,所述血流防阻断机构用于在所述药物球囊导管内形成经过所述球囊所在区段并与血管相通的血流通路。本发明在介入治疗时,不会阻断血管,通过血流通路保持远端血供,避免远端缺血,因而具有更长的介入治疗时间,药物释放充分,介入治疗完成后血管也不易回弹收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管成形手术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保持远端血供的药物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对于血管疾病,球囊血管成形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传统的球囊血管成形术常常伴随着血管的损伤,如因球囊扩张过程中球囊近端、远端直径大于球囊中部直径,即“狗骨头效应”,导致球囊两端接触的血管过度扩张,造成血管壁损伤并且导致球囊纵向伸长加速血管夹层(>30%),同时可引发病变部位的急性血管闭塞(5%~12%)以及术后再狭窄(50%)。血管夹层、急性血管闭塞、血管壁损伤都是传统的球囊血管成形术造成的血管创伤。
目前有在球囊表面添加微小刀片,形成切割球囊的方法来优化传统的球囊血管成形术,在临床上也的确显示了功效,当切割球囊膨胀时,通过切割和压缩斑块打开堵塞的血管,但是同时也增加了血管内壁的损伤。
由于传统的球囊血管成形术存在诸多的血管损伤,因此常常被用作血管疾病的初期治疗手段,在后期治疗后往往会植入药物洗脱支架,但药物洗脱支架仍然导致高的支架内再狭窄率等并发症。
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导管作为治疗血管狭窄新一代微创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介入无植入”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如专利号为CN102939125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血管成形术球囊,具有弹性限制结构,当球囊膨胀时,弹性限制结构在球囊上画出排布均匀的方格区,形成“枕垫”图案,该球囊具有可限制的膨胀形态,能够减少血管损伤。但是,与药物洗脱支架相比,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导管在病变位置的作用时间很短,必须严格控制,这是由于球囊在病变位置一旦撑开,是要对血管进行阻塞的,血液短时间内不通过,极易造成远端缺血。也正是由此,现有的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导管地扩张时间一般都很短,导致药物的释放不够充分,而血管在球囊短时存在并撤出后,很有可能发生回弹成原状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保持远端血供的药物球囊导管,以解决现有的介入式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在血管中作用时存在的因阻塞血流而使得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保持远端血供的药物球囊导管,包括尖端管、球囊、内管和外管,所述球囊的近端固接在所述外管上而其远端固接在所述尖端管上,所述内管伸出所述外管并穿过所述球囊的中空腔,所述内管的远端伸出所述球囊并与所述尖端管连通,还包括血流防阻断机构,所述血流防阻断机构用于在所述药物球囊导管内形成经过所述球囊所在区段并与血管相通的血流通路。所述药物球囊导管还包括海波管、导管加强件和导管座,所述海波管的远端与所述外管的近端固接,所述导管加强件的远端与所述海波管的近端固接而其近端与所述导管座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巴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巴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12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