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1947.0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1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楠;周月宾;曹婉钰;许树楷;侯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H02M5/45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靠背 柔性 直流 输电 系统 | ||
1.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和第一接地模块,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入端用于与一交流系统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端用于与另一个交流系统连接;
所述第一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所述第一接地模块接地,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网侧绕组的中性点和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网侧绕组的中性点均根据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交流母线电压选择相应的接地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接地模块包括串联的第一大电阻单元和第一大电感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还包括第二接地模块,所述第二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所述第二接地模块接地;其中,所述第二接地模块包括串联的第二大电阻单元和第二大电感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不接地,且所述第二变压器的阀侧绕组为三角形接线或星形接线。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与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或,
所述第一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与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的第二端接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与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大电感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大电感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或,
所述第二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与所述第二大电感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大电感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的第二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和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均为电阻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和所述第二大电感为干式空心电抗器或电压互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19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