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防监控设备集中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1956.X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3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火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9/00 | 分类号: | G08B19/00;G08B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控 设备 集中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监控设备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防监控设备集中管理系统,包括主控中心、显示模块、采集模块、安防监控终端、报警模块、网络交换机、网络服务器、储存模块、数据库。本发明通过设置主控中心、显示模块、采集模块、安防监控终端、报警模块、规划模块、调度模块和反馈模块,通过采集模块采集安防监控终端初始信息,报警模块根据实时信息和初始信息进行比对,向主控中心进行报警,主控中心根据报警信息进行人员调度安排,进行检修维护,使得安防监控设备便于集中管理,减小在安防监控设备在管理维护方面的统筹成本,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能够对报警事件快速反应并做出及时应对,以便能够高效解决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设备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防监控设备集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安防监控系统是应用光纤、同轴电缆或微波在其闭合的环路内传输视频信号,并从摄像到图像显示和记录构成独立完整的系统。它能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被监控对象,不但极大地延长了人眼的观察距离,而且扩大了人眼的机能,它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代替人工进行长时间监视,让人能够看到被监视现场的实际发生的一切情况,并通过录像机记录下来。同时报警系统设备对非法入侵进行报警,产生的报警信号输入报警主机,报警主机触发监控系统录像并记录。随着我国安防产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无论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还是有待开发的西部大中城市,监控报警系统可谓“星罗棋布”,由于工作需要许多部门需要针对监控信息进行远程监控、监察和及时预警处理。公安、交通、金融、环保、电力、医疗、教育等部门对视频监控系统联网的需求也在大量增加,其中尤其是公安系统和金融领域的需求最为突出。
现有技术中,由于安防监控设备在使用时,使用数量大且种类复杂,各个设备之间独立工作互不干扰,系统之间的集成度不高,在进行管理时需要分别对消防、楼宇管理以及安防分别进行监控,不能协作联动、统一调度,在管理上非常不方便。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防监控设备集中管理系统,解决了系统之间的集成度不高、在管理上不便的问题,使得安防监控设备便于集中管理,减小在安防监控设备在管理方面的统筹成本,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防监控设备集中管理系统,包括主控中心、显示模块、采集模块、安防监控终端、报警模块、网络交换机、网络服务器、储存模块、数据库、规划模块、调度模块和反馈模块,所述主控中心和显示模块连接,所述主控中心和采集模块连接,所述采集模块和安防监控终端连接,所述安防监控终端和报警模块连接,所述报警模块和主控中心连接,所述主控中心和网络交换机连接,所述主控中心和网络服务器连接,所述主控中心和规划模块连接,所述规划模块和调度模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主控中心、显示模块、采集模块、安防监控终端、报警模块、规划模块、调度模块和反馈模块,通过采集模块采集安防监控终端初始信息,报警模块根据实时信息和初始信息进行比对,向主控中心进行报警,主控中心根据报警信息进行人员调度安排,进行检修维护,使得安防监控设备便于集中管理,减小在安防监控设备在管理维护方面的统筹成本,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能够对报警事件快速反应并做出及时应对,以便能够高效解决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主控中心包括数据处理器、设备管理模块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数据处理器和设备管理模块连接,所述设备管理模块和通信模块连接,所述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和定位模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数据处理器用于处理主控中心接收到的各种信息,并将信息转化成相应指令进行发出,设备管理模块用于对设备进行统筹管理,便与设备在后期进行维护,通信模块用于将主控中心的相应指令进行传输,控制模块控制显示模块显示报警点信息,定位模块根据接收到报警点信息后,从设备管理模块中调取设备所在位置信息对报警点位置进行确认。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安防监控终端包括监控摄像头、烟雾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火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紫火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19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初支防护施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合金钢衬板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