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油天然气勘探钻井水基固废的分类处理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2325.X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0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荣;蒋学彬;张志东;冯永东;张敏;刘汉军;沈弼龙;李盛林;干汉川;刘石;贺吉安;李辉;文炜涛;蔡苑;余思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周萍;安宇宏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天然气 勘探 钻井 水基固废 分类 处理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油天然气勘探钻井水基固废的分类处理利用方法,所述方法针对地质构造复杂、井深为4000米以上,且顺列采用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和磺化钻井液体系的钻井固废,所述分类处理利用方法包括步骤:根据钻井时所用的钻井液体系的不同将相应产生的钻井固废分类收集,其中,所述钻井固废包括清洁水钻井固废、聚合物钻井固废和磺化钻井固废;且所述处理利用包括:对所述清洁水钻井固废直接转移至堆放场堆放,作为填料或建材利用;对所述聚合物钻井固废就地采用生物处置资源化土壤化利用;对所述磺化钻井固废进行减量脱液后转运至制砖厂作为制砖原料。本发明具有能够对水基固废进行分类并收集、分类处置利用、减少转运和处置费用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钻井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涉及一种石油天然气勘探钻井水基固废的分类处理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钻井固废是油气勘探钻井作业的必然产物,川渝地区产生量一般在0.35 ~0.4m3/米进尺。由于川渝地区地质构造复杂,钻井作业井深深,多数井都属于4000米以上的深井,平均井深已达4500米左右,最深井已超过7000米,在常规钻井作业中常需在不同井深顺列采用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聚合无固相、聚合物低固相和钾聚合物等)、气体钻井(部分井)和磺化钻井液体系(钾聚磺和聚磺)钻完全井,而钻井固废中的污染物,除钻井井眼带出的地下岩屑外,主要来源于钻井液,因此,不同钻井液体系钻井中对应产生的固废污染物组份及含量有很大差异,为固废分类处置利用奠定了基础。而目前川渝地区对钻井固废均没有进行分类收集处置,全井各类钻井固废均一并混合收集主要外送至当地砖厂进行制砖利用,不仅造成转运处置量大,处置费用高,而且增加了转运中的安全环保风险。因此,对川渝地区油气勘探钻井水基固废进行分类,以便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置利用具经济和环保性,并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中的至少一项。例如,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水基固废的分类处理利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石油天然气勘探钻井水基固废的分类处理利用方法。所述方法针对地质构造复杂、井深为4000米以上,且顺列采用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和磺化钻井液体系的钻井固废。所述分类处理利用方法包括步骤:根据钻井时所用的钻井液体系的不同将相应产生的钻井固废分类收集,其中,所述钻井固废包括清洁水钻井固废、聚合物钻井固废和磺化钻井固废;且所述处理利用包括:对所述清洁水钻井固废直接转移至堆放场堆放,作为填料或建材利用;对所述聚合物钻井固废就地采用生物处置资源化土壤化利用;对所述磺化钻井固废进行减量脱液后转运至制砖厂作为制砖原料。
在本发明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处置资源化土壤化利用可包括步骤:将具有降解作用的微生物菌种按重量比为0.3~1%的比例接种到钻井固废中混合均匀,再按重量比为1:0.1~1与较细土壤混合均匀后堆放,并在其表面覆盖2~5cm的新鲜土壤,然后播种观赏植物或薪柴植物,形成钻井固废—微生物—植物联合降解体系。
在本发明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减量脱液可包括利用固液分离设备将磺化钻井固废中固相和液相进行分离,以实现磺化钻井固废减量的目的。
在本发明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减量脱液的液体可经处理后用于清洁设备或配置钻井液再利用、运送到废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或拉运到回注井进行回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23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机的外挂式伺服驱动绞牙器
- 下一篇:核退役机器人末端工具远程换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