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压可调式防泄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2453.4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6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黄贵松;王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F24F13/28;F16K31/06;F24F11/89;F24F11/64;F24F110/4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 调式 泄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压可调式防泄漏装置,包括内部具有流风通道的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壁上的安装板、位于所述箱体内且与所述安装板密封连接的过滤器、设置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箱体内壁之间的气压第一调节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器下方与所述箱体底端之间的气压第二调节组件;所述气压第一调节组件通信连接有感应控制组件;其结构可靠,调节便捷,通过气压调节组件与感应控制组件的配合,保证气压调节腔内的气压状态,从而确保送风必须经过过滤器后才能送到室内或室外,提高进入到室内或室外空气的洁净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防泄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压可调式防泄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或生产中,对于一些对室内外气体气压具有严重要求的场所,如工作车间、手术室等,通常采用送风装置或其他设备对气压进行调节,从而保证生产环境。例如,对于一些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在进行手术时需要保证手术室内处于负压状态,从而洁净手术室,避免病毒的传播,通常采取增设排风机等手段以调节排风量,使洁净手术室由正压变成负压。然而现有送风机构漏风大,并不能实现可靠的调节和保证室内的合理气压,且在送风机构运行过程中,通过送风机构送出的风处于散发状态易发生紊流,并不能有效的实现对气压的可靠调节,使用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压可调式防泄漏装置,以解决现有送风机构不能可靠调节室内或室外气压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气压可调式防泄漏装置,包括内部具有流风通道的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壁上的安装板、位于所述箱体内且与所述安装板密封连接的过滤器、设置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箱体内壁之间的气压第一调节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器下方与所述箱体底端之间的气压第二调节组件;所述气压第一调节组件通信连接有感应控制组件;
所述过滤器、安装板以及箱体内壁之间形成气压第一调节腔,所述气压第一调节组件与所述气压第一调节腔相连接;所述过滤器与所述气压第二调节组件之间形成气压第二调节腔,且所述气压第二调节腔通过过滤器与所述气压第一调节腔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气压第一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气压第一调节腔连通的调节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调节管上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所述感应控制组件通信连接,所述调节管远离所述气压第一调节腔的端部延伸至箱体外。
进一步,所述气压第二调节组件包括位于所述过滤器下方且沿所述箱体周向设置的调节板以及均布在所述调节板上的气流孔,且所述气流孔与所述气压第二调节腔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感应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气压传感器以及与所述气压传感器通信连接的控制器,且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控制阀通信连接。
进一步,所述调节管远离所述气压第一调节腔的端部延伸至箱体外并连接有风管。
进一步,所述箱体顶端设置有与箱体内部连通的接头。
进一步,所述控制阀采用阻尼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过滤器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气压可调式防泄漏装置,其结构可靠,调节便捷,通过感应控制组件中的气压传感器感应室内气压的大小,进而将感应信号传递至控制器,通过控制器的分析并发出相应指令控制阀门的开闭或阀门导通的大小,从而实现对室内的气压的可靠控制,保证室内气压始终保持正压或负压状态,该控制过程自动化,操作便捷,调节可靠;通过气压调节组件与感应控制组件的配合,保证气压调节腔内的气压状态,从而确保送风必须经过过滤器后才能送到室内或室外,提高进入到室内或室外空气的洁净度;通过调节板及气流孔设置,保证气流通过的均匀性,提高气压调节的合理可靠性,避免了气流紊乱而影响气压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处于负压状态时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24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