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信息采集装置的抗干扰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2460.4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3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红;胡锴;王宇飞;杨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H04L41/0631;G08C19/00;H02J13/00;H02J11/00;H05K5/04;H05K5/03;H05K9/00;H02M1/44;H02H9/00;H02H9/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宇;胡建平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 信息 采集 装置 抗干扰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配电信息采集装置的抗干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电信息采集装置与各电量附件之间的通信接口采用RS485方式,与各电量附件之间的通信协议采用标准的MODBUS接口协议;
主工作电压采用DC24V,以对电源进行电磁兼容处理,保证电源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主工作电压采用DC24V,以对电源进行电磁兼容处理,保证电源的稳定性,包括:
D1二极管的正极端连接DC24V电源的正极,所述D1二极管的负极端与TVS1瞬态抑制二极管的负极端、TVS2瞬态抑制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及FU1热敏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TVS1瞬态抑制二极管的正极端与所述DC24V电源的负极、TVS3瞬态抑制二极管的负极端及C1电容的负极端连接,所述TVS2瞬态抑制二极管的正极端及所述TVS3瞬态抑制二极管的正极端均接地,所述FU1热敏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C1电容的正极端、C2电容的一端及滤波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C2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C1电容的负极端及所述滤波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滤波器的第三端及第四端与电源转换模块连接;
所述配电信息采集装置对外的RS485通信接口和CAN通信接口,均采用隔离保护电路,以防止接口芯片损坏造成CPU的损坏;
对各电量附件的供电接口,增设保护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电容的电容值大于所述C2电容的电容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S485通信接口的隔离保护电路的设计方法为:
在第一接口芯片的数据收发端均采用第一高速光耦进行光电隔离,所述第一接口芯片的两个接口端分别与第一共模电感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第三端与TVS4瞬态抑制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第四端与TVS5瞬态抑制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所述TVS4瞬态抑制二极管的正极端及所述TVS5瞬态抑制二极管的正极端均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芯片为MAX485ESA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速光耦为6N137高速光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AN通信接口的隔离保护电路的设计方法为:
在第二接口芯片的数据收发端均采用第二高速光耦进行光电隔离,所述第二接口芯片的两个接口端分别与第二共模电感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共模电感的第三端与TVS6瞬态抑制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二共模电感的第四端与TVS7瞬态抑制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所述TVS6瞬态抑制二极管的正极端及所述TVS7瞬态抑制二极管的正极端均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芯片为TJA1050接口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速光耦为6N137高速光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配电信息采集装置的盖板与箱体接触的位置做镀锌处理,在所述配电信息采集装置金属结构的箱体外壳做油漆进行防护,在盖板凹槽内垫导电橡皮,与箱体保持导电连续性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246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