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动式制动器车辆的摩擦片磨损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2985.8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2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尹佳超;徐小卫;闫涛卫;王平;陈世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6/02 | 分类号: | F16D66/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唐勇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制动器 车辆 摩擦 磨损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浮动式制动器车辆的摩擦片磨损监测系统及方法,属于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包括:浮动式制动器,其包括卡钳支架和通过销轴定位连接在卡钳支架上的卡钳体,卡钳体和卡钳支架之间设有用于采集卡钳体相对于卡钳支架移动长度的传感器;车身控制器,其与所述传感器连接,车身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传感器采集的卡钳体相对于卡钳支架移动长度信息;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其通过CAN总线与车身控制器连接,所述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浮动式制动器的制动液压。本申请能够根据获取传感器采集的卡钳体相对于卡钳支架移动长度信息,并结合浮动式制动器的设计参数进行运算处理,实现摩擦片磨损程度的间接检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制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浮动式制动器车辆的摩擦片磨损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制动器是制动系中用以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的部件,其伴随着汽车而产生,并且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而发展,制动器由最原始的闸瓦式到鼓式,现已发展到盘式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可分为定钳盘式和浮钳盘式两类,其中浮钳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一般设计得可以相对制动盘轴向滑动。浮钳盘式制动器只在一侧有活塞,当踩下刹车时,活塞将一侧的摩擦片推向制动盘,而卡钳的另一侧因为反作用力而产生轴向移动,将另一侧的摩擦片也压向制动盘。
但是,摩擦片作为车辆制动系统的易耗件,摩擦片磨损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对摩擦片进行更换以保证行车安全,但过早更换会造成摩擦片利用程度低,资源浪费,增加用户用车成本。为了对摩擦片磨损到一定程度后进行报警,现阶段主要通过摩擦片上的机械报警片进行报警,该方式虽然成本较低,但对于经验不足的驾驶员可能无法察觉,因而采用电子报警同时可查看摩擦片磨损程度的方案在整车上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电子报警的方式灵活多样,如将电阻罗列并联安装在摩擦片内厚度方向,随着摩擦片磨损进行报警并可实时显示磨损程度。也有研究采用摩擦片磨损后推动推杆触发开关元件进行电子报警的方法。现有方案基本都依赖摩擦片的结构设计进行电子报警,往往是无法重复利用的,显著增加了使用成本,同时售后对摩擦片的要求高,摩擦片使用不匹配易造成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浮动钳式制动器车辆的摩擦片磨损监测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依赖摩擦片的结构设计进行电子报警,往往是无法重复利用的,显著增加了使用成本的不足。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浮动式制动器车辆的摩擦片磨损监测系统,包括:
浮动式制动器,所述浮动式制动器包括卡钳支架和通过销轴定位连接在卡钳支架上的卡钳体,所述卡钳体和卡钳支架之间设有用于采集卡钳体相对于卡钳支架移动长度的传感器,所述卡钳体上设有用于夹持制动盘的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
车身控制器,所述车身控制器与所述传感器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传感器采集的卡钳体相对于卡钳支架移动长度信息,并将卡钳体相对于卡钳支架移动长度信息配置为内摩擦片的剩余厚度和外摩擦片的剩余厚度;
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所述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通过CAN总线与所述车身控制器连接,所述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浮动式制动器的制动液压,浮动式制动器的制动液压达到设定阈值时,所述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通过CAN总线触发车身控制器获取所述传感器采集的卡钳体相对于卡钳支架移动长度信息;
所述车身控制器将卡钳体相对于卡钳支架移动长度信息配置为内摩擦片的剩余厚度和外摩擦片的剩余厚度,具体为:
传感器的原点位置至外摩擦片外侧面的距离与传感器的测量点位置至外摩擦片与制动盘接触面的距离的差值,然后再减去卡钳体相对于卡钳支架移动长度和外摩擦片的背板厚度,最后得到内摩擦片的剩余厚度和外摩擦片的剩余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29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