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偏转溜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3281.2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7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付忠华;刘海燕;郭呈周;于志杰;席伟璋;刘强;兰归林;张娟;徐向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大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G11/02 | 分类号: | B65G11/02;B65G11/20;B65G6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3 | 代理人: | 崔伟;郭一路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偏转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偏转溜管,包括偏转装置,所述偏转装置包括设置于放料口处的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连接且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布筒、与所述第一安装座活动连接且均匀设置于所述布筒外围的若干安装板、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活动连接的第二安装板,所述偏转装置的一侧设有用于使所述偏转装置偏转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下方设置若干层叠排列的锥形筒,所述锥形筒上设置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顶部设置用于收卷所述钢丝绳的收卷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防止粉尘外溢、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溜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偏转溜管。
背景技术
粮食等散料类发放是一个难题,特别对于一些输送产量大,环境特殊的场所,如港口,码头等,散装物料发放至散装车或槽罐车辆中间的发放装置,装料车距物料发放出口必须有一定距离,才能自由进出装料,放粮机的放粮管无法偏移,以致其使用时需要人工挪动或者改变放粮管间距,增加了劳务成本和时间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防止粉尘外溢、工作效率高的多功能偏转溜管。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偏转溜管,包括偏转装置,所述偏转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连接且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布筒、与所述第一安装座活动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布筒外围的若干安装板、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活动连接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用于连接至放粮机的放料口处,所述偏转装置的一侧设有用于使所述偏转装置偏转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下方设置若干层叠排列的锥形筒,处于最底部的锥形筒的外壁上左右两侧对称设置角铁底座,所述角铁底座上设置挂钩,其余锥形筒的外壁上与所述角铁底座相对应的位置设置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上开设限位孔,所述挂钩上设置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贯穿所述限位孔,所述钢丝绳的顶部设置用于收卷所述钢丝绳的收卷装置。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外部均匀设置若干与所述布筒活动连接的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偏转装置一侧的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的端部与所述偏转装置铰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板与锥形筒之间设置衔接管,所述衔接管上设置收卷台,所述收卷装置设置于所述收卷台上。
优选的,所述收卷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收卷台上的支撑架、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转轴、设置于所述转轴的一端且用于驱使所述转轴转动的旋转电机、垂直设置于所述转轴上且用于对缠绕在所述转轴上的钢丝绳进行限位的圆盘。
优选的,所述收卷台上设置用于使所述钢丝绳沿竖直方向收卷的限位轮。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锥形筒之间设置安全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置偏转装置,偏转装置包括设置于放料口处的第一安装座、与第一安装座连接且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布筒、与第一安装座活动连接且均匀设置于布筒外围的若干安装板、与安装板的底部活动连接的第二安装板,偏转装置的一侧设有用于使偏转装置偏转移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偏转装置一侧的气缸,气缸的伸缩杆的端部与偏转装置铰接,气缸的伸缩杆运动,推动偏转装置偏转移动,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运粮车厢,无需人工挪动或者改变放粮管间距即可进行放粮,发放效率高,节省劳务成本和时间成本;布筒可有效防止粉尘外溢,防止造成粉尘污染;第二安装座的下方设置若干层叠排列的锥形筒,锥形筒上设置钢丝绳,钢丝绳的顶部设置用于收卷钢丝绳的收卷装置,通过收卷装置对钢丝绳的收卷即可改变若干层叠排列的锥形筒的总长度,安装占用空间小,且能适合不同距离的放粮操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大设计研究院,未经河南工大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32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