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源转换效率测试方法、装置及用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3358.6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3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文武;王京;林宝伟;赵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21/00;G01R21/06;G01R2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廉振保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源 转换 效率 测试 方法 装置 用电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能源转换效率测试方法、装置及用电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预设功率间隔和供电模式对预设测试点的功率进行控制和监测,得到各直流输入功率点对应的测试点功率数据,预设测试点包括变流器的直流输入测试点、交流输入测试点和直流输出测试点;根据测试点功率数据计算各直流输入功率点的转换效率;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的能源设备发电功率信息确定各直流输入功率点的权重系数;根据各直流输入功率点的转换效率和权重系数,计算变流器的综合能源转换效率。本发明能够对新能源直驱用电系统中多源多端的变流器的能源转换效率进行综合考量评判,有利于性能直观对比,方便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多源多端变流器的能源损耗及能源计量结果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换效率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源转换效率测试方法、装置及用电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直驱用电系统包括光伏直驱系统、风力直驱系统等,系统中的用电设备可以由能源设备直流供电,和/或,交流电网供电,具体可由变流器进行双向DC/AC转换。用电设备可以是空调、洗衣机等,能源设备可以是光伏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等。
以光伏直驱空调系统为例,光伏直驱空调系统是一种同时实现光伏发电和空调用能深度集成的新型设备,其直流直驱技术将光伏阵列所发出的直流电能直接驱动变频空调机组运行制冷。对比传统光伏逆变并网的用电方式,光伏直流直驱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由于太阳光照强度具有实时变化的特性,光伏发电输出的能量具有波动性,因此光伏空调系统将在不同的环境状态下实时切换5种工作模式:①空调用电模式:只由交流电网供电;②混合供电模式:交流和光伏同时供电;③光伏空调模式:只由光伏供电给空调;④光伏发电模式:光伏发电全部回馈交流电网;⑤余电上网模式:光伏发电部分供空调,部分馈网。
目前,对光伏空调变流器模块的电能转换效率测试主要是针对空调用电模式、光伏空调模式、光伏发电模式这三种模式在额定功率条件下的能源转换效率进行分别测试,得到不同模式下的转换效率数值。上述的测试能够标示光伏空调变流器模块的能源转换效率性能。
但是上述测试方法存在如下问题:①在光伏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状态实时切换,系统大部分时间实际是工作在自发自用或混合供电模式,依据上述方法测得的转换效率不能很好地评估变流器的多能多端的电量计量结果分析。②没有对变流器的综合性能标示的数值,不直观。
针对现有技术中变流器的能源转换效率测试方法无法直观标示变流器综合性能且不便于评估变流器电量计量结果分析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能源转换效率测试方法、装置及用电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流器的能源转换效率测试方法无法直观标示变流器综合性能且不便于评估变流器电量计量结果分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源转换效率测试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功率间隔和供电模式,对预设测试点的功率进行控制和监测,得到各直流输入功率点对应的测试点功率数据,其中,所述预设测试点包括:变流器的直流输入测试点、所述变流器的交流输入测试点和所述变流器的直流输出测试点;
根据所述测试点功率数据计算各所述直流输入功率点对应的转换效率;
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的能源设备发电功率信息确定各所述直流输入功率点的权重系数;
根据各所述直流输入功率点对应的转换效率和权重系数,计算得到所述变流器的综合能源转换效率。
可选的,根据预设功率间隔和供电模式,对预设测试点的功率进行控制和监测,得到各直流输入功率点对应的测试点功率数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3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