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集成针灸针包装盒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3430.5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8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轶仑;尹伟;尹彦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伟 |
主分类号: | A61B50/31 | 分类号: | A61B50/31;A61H39/08;A61M35/00;B65D25/02;B65D25/20;B65D25/5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02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集成 针灸 包装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集成针灸针包装盒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便携式集成针灸针包装盒,包括盒体、推动装置、复位装置、传动装置和限位装置;本发明针对目前普遍采用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封装方式存在的弊端,从提高效率及医生临床实际操作流程出发,同时加强针具在运输、携带、取用时的保护,提出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盒式包装技术方案,将相应数量的针具集中封存包装在硬性包装体内。使用时通过内部装置,逐一将针具从包装盒内取出,实现便捷、高效、安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便携式集成针灸针包装盒及其使用方法,是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的包装或临床常用针灸针的收纳存放器具,并集成相关辅助物品的一体化设计,具有功能全、防护好、效率高、携带方便的突出优点。
背景技术
目前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的包装多采用专用透析纸、铝塑或塑料套管等逐一封装的方式,此种封装方式虽然可以很好地将一次性针灸针保存在无菌密闭空间,但专用透析纸、铝塑封装方式对针灸针的保护性稍差,针灸针有时会受到外力刺穿包装;塑料套管封装针具,占用空间大,难以一次性取用较多数量针具。更为重要的是,医生临床实际操作中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若医生施术前从包装中取出较多针灸针,会造成针体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增加针体污染概率;医生逐一拆取针具,需边拆取边处置针具外包装,环节多、效率低,并且安全性方面较差,取用时可能造成人体损伤或针体污染;取出但未利用的针灸针无法放回包装。另外,该种封装方式单位包装数量较少(单板5支或10支)。以上原因导致针灸医生对一次性针灸针接受度欠佳,由此影响产品的市场推广和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普遍采用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封装方式存在的弊端,从提高效率及医生临床实际操作流程出发,同时加强针具在运输、携带、取用时的保护,提出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盒式包装技术方案,将相应数量的针具集中封存包装在硬性包装体内。使用时通过内部装置,逐一将针具从包装盒内取出,实现便捷、高效、安全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集成针灸针包装盒,包括盒体1、推动装置、复位装置、传动装置、限位装置;
所述的盒体1上壁开设槽口,出针消毒滑块2设置在槽口上,出针消毒滑块2在盒体1内部与上部传动齿条15相连;所述的盒体1中设置弧形限位复位槽;盒体1中部针尖侧设有针体隔板19,用于将同排针具隔开,相邻针体隔板19的间距小于针柄8的直径,且大于或等于针体9的直径,针体隔板19的长度大于针体9,针体隔板19的高度与出针孔4下缘齐平;
所述的推动装置包括底部推动装置和顶部推动装置,所述的底部推动装置位于盒体1底部,包括底部压缩弹簧5和底部针柄推板6;底部压缩弹簧5的底端与盒体1的底壁相连,顶端与底部针柄推板6底面相连,通过底部压缩弹簧5的向上推动,底部针柄推板6将并排排列的一整排针具统一向上推动;所述的顶部推动装置位于第一层上隔板14下方,包括顶部针柄推杆18和两个顶部针柄推杆扭力弹簧20,两个顶部针柄推杆扭力弹簧20固定于盒体1的后壁上,与顶部针柄推杆18相邻的弹簧臂末端以轴接方式与顶部针柄推杆18连接,并使顶部针柄推杆18在弹簧扭力作用下做半径为弹簧臂长的圆弧运动,两个顶部针柄推杆扭力弹簧20的弹簧臂长度相等,保证顶部针柄推杆18在扭力弹簧20扭力作用下旋转并向盒体1前壁方向水平运动时与相邻针柄平行密接,弹簧臂下缘和顶部针柄推杆18下缘水平,在顶部针柄推杆18将盒内最上排针具向出针孔4方向推动时,防止下面针柄8向上移动;
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出针滑块16、下部传动齿条10、传动齿轮11和上部传动齿条15;上部传动齿条15通过传动齿轮11与下部传动齿条10连接;出针滑块16固定于下部传动齿条10的下端,出针滑块16的中轴线与出针孔4的中轴线一致,高度和宽度均等于针柄8的直径,出针滑块16靠近针体9的侧壁上开设凹槽,凹槽深度大于针柄8和针体9的半径之和,容纳出针孔4位置的针体9,并保证推出针具后相邻针体9进入凹槽;传动齿轮11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位于第一层上隔板14与第二层上隔板13之间,上部位于第二层上隔板13与盒体1上壁之间,上、下部通过第二层上隔板13上的密封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伟,未经尹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34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业用氨气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除气溶胶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