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生物菌剂进行水质净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4153.X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5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弘筑(福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02;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黄骏鹏 |
地址: | 350014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生物 进行 水质 净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理水污染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生物菌剂进行水质净化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核桃壳烘干后磨成颗粒,在温度为650~710℃下加热7~10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浓硫酸反应0.5~1h后,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后,浸泡在盐酸溶液中0.5~1h后用碱水清洗至pH为7后,浸泡在蒸馏水中10~20h后,得到核桃壳颗粒物;将针杆藻、角毛藻和聚磷菌混合制成生物菌剂,根据检测水质中含磷量,确定相应的投放方式。本发明通过投放针杆藻、角毛藻、聚磷菌和核桃壳颗粒物,发挥协同除磷的作用,以达到水质快速净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理水污染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生物菌剂进行水质净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当前社会对水质环境处理的要求愈来愈严格,对于已经污染的水无法做到立刻处理。污水生物除磷主要是利用聚磷菌(属于不动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等)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和在好氧条件下蓄积磷的作用。污水除磷包括生物除磷和化学除磷,而化学除磷包括两个必要的过程,首先将污水中溶解性含磷物质转化成不溶性颗粒形态,通过将颗粒固体去除从而达到污水除磷的目的,生物除磷是通过功能微生物超量富集废水中的磷,去除效果理想,环境友好,富集磷的活性污泥经过处理实现磷资源的回收,具有很高的价值。
但是,现有生物除磷,采用人工投加除磷剂,人工投加除磷剂,会增加许多的不稳定因素,如无法在特定区添加适量的复合生物菌剂。目前,复合生物菌剂除磷,大都通过无氧和有氧除磷微生物调配而成。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投放针杆藻、角毛藻、聚磷菌和核桃壳颗粒物,发挥协同除磷的作用,以达到水质快速净化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复合生物菌剂进行水质净化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复合生物菌剂制备:
S11核桃壳颗粒物制备:将核桃壳烘干后磨成直径为10~40mm的颗粒,在温度为650~710℃下加热7~10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其重量2~3%的浓硫酸反应0.5~1h后,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后,浸泡在0.2mol/L的盐酸溶液中0.5~1h后用碱水清洗至pH为7后,浸泡在蒸馏水中10~20h后,得到核桃壳颗粒物;
S12生物菌剂的制备:将针杆藻、角毛藻和聚磷菌混合制成生物菌剂,其中,生物菌剂中针杆藻的含量为0.1~0.3g/L、角毛藻的含量为0.1~0.3g/L、聚磷菌的含量为0.8~1.5g/L;
S2污染水质区投放:检测水质中含磷量,确定投放方式;
当水中含磷量大于0.4mg/L时,选择投放方式(一):按每平方米水面面积投放0.1~0.2L生物菌剂12~24小时后,再投放步骤S1中100~200g所得到的核桃壳颗粒物除磷24~60小时;
当水中含磷量在0.3~0.4mg/L时,选择投放方式(二):按每平方米水面面积投放0.1~0.2L生物菌剂36~60小时后,再投放步骤S1中100~200g所得到的核桃壳颗粒物除磷36~60小时;
当水中含磷量在0.2~0.3mg/L时,选择投放方式(三):按每平方米水面面积投放50~100ml生物菌剂和100~200g所得到的核桃壳颗粒物除磷60~100小时;
当水中含磷量在0.1~0.2mg/L时,选择投放方式(四):按每平方米水面面积投放50~75ml浓度为0.8~1.5g/L的聚磷菌和100~200g所得到的核桃壳颗粒物除磷36~60小时;
当水中含磷量在0.02~0.1mg/L时,选择投放方式(五);按每平方米水面面积投放50~100g所得到的核桃壳颗粒物除磷36~6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弘筑(福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弘筑(福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41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