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轴高低速针距补偿的缝纫机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4563.4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0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许旭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琦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69/16 | 分类号: | D05B69/16;D05B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604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轴 低速 补偿 缝纫机 方法 | ||
1.一种主轴高低速针距补偿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针距为N,主轴速度X、主轴参考速度Xref、高低速补偿系数和步进电机角度针距补偿量Y,所述的主轴速度X与主轴参考速度Xref之差再乘以高低速补偿系数为步进电机角度针距补偿量Y,所述的主轴速度X与主轴参考速度Xref之差再乘以正缝高低速补偿系数为步进电机角度针距补偿量Y,所述的主轴速度X与主轴参考速度Xref之差再乘以高低速补偿系数为步进电机角度针距补偿量Y,本申请还具有步进电机角度Z和步进电机最终输出角度A,所述的步进电机最终输出角度A是步进电机角度Z与步进电机角度针距补偿量Y的和值,所述的步进电机最终输出角度A为本主轴高低速针距补偿方法最终针距补偿的确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轴高低速针距补偿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低速补偿系数设置有正缝高低速补偿系数和倒缝高低速补偿系数,设置正缝高低速补偿系数为Kp1,设置倒缝高低速补偿系数为Kp2,所述的步进电机角度针距补偿量Y包含步进电机角度针距正缝补偿量Y1和步进电机角度针距倒缝补偿量Y2,所述针距N大于0时为正缝,所述针距N小于0时为倒缝,所述针距N0且XXref、所述的正缝状态下且主轴速度X大于主轴参考速度Xref时,则步进电机角度针距正缝补偿量Y1=(X-Xref)×Kp1;所述针距N0且XXref、所述的倒缝且主轴速度X大于主轴参考速度Xref时,则步进电机角度针距倒缝补偿量Y2=-(X-Xref)×Kp2,当针距N=0或X≤Xref,则Y=0;N=0即针距等于0,当0针距或者主轴运速度X小于等于主轴参考速度Xref时,步进电机角度针距补偿量为0。
3.一种主轴高低速针距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正缝高低速补偿系数为Kp1,包括有正缝针距补偿流程步骤:
先选取除0针距以外的任意正缝针距N=4mm,接下去是调整步进电机角度Z并运行主轴速度X=200r/min,产生的线迹需要判断其针距,进入到用游标卡尺测量针距是否是4mm,线迹满足4mm那么得到此时的步进电机角度Z;再进入加大主轴速度X进行加速,
在上述的加大主轴速度X加速后,及时判断针距是否发生变化,若满足判断针距是否发生变化条件则设置主轴速度设置X=3000r/min得到主轴参考速度Xref,若不能满足条件,则进一步判断主轴速度是否大于等于3000r/min条件,若主轴速度已经大于等于3000r/min则正缝高低速补偿系数Kp1=0,运行结束,若主轴速度小于3000r/min则继续增大主轴速度,继续判断条件是否成立。
上述的判断针距是否发生变化中,再将主轴速度设置为X=3000r/min得到主轴参考速度Xref,续而调整正缝高低速针距补偿参数并计算出步进电机角度针距正缝补偿量Y1=(X-Xref)×Kp1,在进入用游标卡尺测量针距是否是4mm,用游标卡尺测量针距是否是4mm,如果满足了用游标卡尺测量针距是否是4mm的针距是4mm要求,达到即得到此时的正缝高低速补偿系数Kp1,确定了正缝高低速补偿系数Kp1则运行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主轴高低速针距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迹若不能满足4mm则回到调整步进电机角度Z并运行主轴速度X=200r/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主轴高低速针距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判断针距是否发生变化不能满足变化条件,则继续判断主轴速度是否大于等于3000r/min,若不能满足判断主轴速度是否大于等于3000r/min条件则继续加速主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主轴高低速针距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距不能满足4mm,则用游标卡尺测量针距是否是4mm步骤重新回到调整正缝高低速针距补偿参数并计算出步进电机角度针距正缝补偿量Y1=(X-Xref)×Kp1,检查是否存在错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琦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琦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45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