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自动充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5096.7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6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良兵;赵殿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39/12;F04B39/00;F04B4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顾祥安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自动 充气 装置 | ||
本发明揭示了微型自动充气装置,包括壳体,其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以提供动力;活塞,可往复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由电机驱动,活塞与壳体之间形成有腔体;所述活塞由与其共轴且由所述电机驱动交错正反转的输出轴驱动往复伸缩;所述活塞通过防扭转结构限定不可相对所述壳体自转。本方案通过电机的正反转,结合滚珠丝杠驱动结构和螺纹驱动结构,采用螺旋槽与活塞之间的滚动连接或滑动连接结构,为小尺寸的驱动结构提供了有效的实现方式,这种结构占用空间小,为整机的微型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为随身携带提供了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设备领域,尤其是微型自动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充气设备,是给气囊、气球、轮胎等产品充气的专用设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现在的打气设备种类很多,主要有手动打气设备和电动打气设备。手动式打气设备为了达到便于携带的功能,在打气设备的形态上,尽可能地将打气设备的体积缩小。但是,手动式打气设备因体积缩小化的缘故,其充气腔较小,在进行充气时,使用者手持该手动式打气设备难以施力打气,一次充的气体体积也很小,完成一次充气费时费力。
而各种电动打气设备,是利用电机等作为动力源驱动活塞移动从而实现打气,如申请号为200820169983.1揭示的“一种电动打气设备”,是一种典型的电动打气设备,它包括筒身和筒身内的气缸,气缸上设有用于连接气嘴的气缸螺母,电池包和马达组成动力源,其中马达输出轴连接齿轮副,齿轮副通过连杆连接气缸的活塞实现活塞往复运动。这样的电动打气设备的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现有的电动打气设备大多数的电动机的轴向都与活塞的往复运动方向都是垂直关系,因此电动机和气缸分处于两个不同的轴向上,呈直角分布,相应地电动充气泵体积较大,占用的空间较大,不便于随身携带,尤其是对于骑行爱好者,便携式且便于使用的打气设备是它们所亟需的。
虽然也有一些尺寸相对较小的电动打气设备,如申请号为2014202418421所揭示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的驱动结构采用齿轮结构来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活塞的直线移动,由于从动齿轮由于轴线与筒体的轴线垂直且位于筒体的下方,另外还需要一定的支撑结构使其可自转,因此,造成筒体相应区域的面积要足够大才能有效的实现从动齿轮的安装,这就造成整个筒体的内径尺寸增大,从而为整机结构的进一步微型化带来阻碍。
另外,活塞杆与活塞筒之间形成的气腔的体积较小,活塞往复移动一次所能向待充气物体充入的气体量小,充气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微型自动充气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微型自动充气装置, 包括
壳体,其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
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以提供动力;
活塞,可往复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由电机驱动,活塞与壳体之间形成有腔体;
所述活塞由与其共轴且由所述电机驱动交错正反转的输出轴驱动往复伸缩;所述活塞通过防扭转结构限定不可相对所述壳体自转。
优选的,所述的微型自动充气装置中,所述壳体为直筒状。
优选的,所述的微型自动充气装置中,所述壳体的直径/长度比在 14/150到30/100 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微型自动充气装置中,所述壳体的外径小于25mm和/或所述壳体的长度不超过200mm。
优选的,所述的微型自动充气装置中,所述壳体、电机、活塞、出气口共轴。
优选的,所述的微型自动充气装置中,所述电机由电路板控制正反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50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