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接触的药品发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5376.8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6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严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众合孵化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A61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郭晓凤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药品 发放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接触的药品发放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壳体的上表面设有由两个半圆槽组成的进料口,所述壳体内且位于进料口的正下方活动设有翻转桶,翻转桶的底板上开设有底部下料通槽,所述壳体的底板顶面且位于翻转桶的下方设有可滑动的出料盒,壳体的左右两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紫外线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可以自行将药品发放给患者,医护人员只需将药品投入到该装置中就能实现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无接触传递,安全隐患大大降低,并且该装置具有缓冲板,可以防止瓶罐类的药瓶摔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接触的药品发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取药一般都是由病人去窗口自行取药,而药品则是由医护人员发给病人,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也有窗口隔离,但是避免不了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近距离或者肌肤接触,而患者一旦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病状时,则容易传染给医护人员,因此十分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无接触的药品发放装置,它可以自行将药品发放给患者,医护人员只需将药品投入到该装置中就能实现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无接触传递,安全隐患大大降低,并且该装置具有缓冲板,可以防止瓶罐类的药瓶摔碎。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无接触的药品发放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壳体的上表面设有由两个半圆槽组成的进料口,所述壳体内且位于进料口的正下方活动设有翻转桶,翻转桶的底板上开设有底部下料通槽,所述壳体的底板顶面且位于翻转桶的下方设有可滑动的出料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翻转桶通过外壁上所设有的一对转轴铰接在壳体的左右两内侧壁上,所述壳体的后侧壁体外表面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推拉气缸,所述推拉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壳体的后侧壁体连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转动连接在翻转桶的后端外壁上所设有的铰接耳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中心设有左右分布的中心隔板,所述中心隔板的底面设有半圆形底板,所述翻转桶的前端壁体上开设有侧部出料通槽,侧部出料通槽的底面与半圆形底板的顶面齐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中心隔板的中心设有竖直缓冲槽,所述竖直缓冲槽的上下端壁之间设有一对导向柱,缓冲半圆板的后端所具有的导向凸起插设在导向柱中,所述导向柱上套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顶端顶靠在缓冲半圆板的底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壳体的壁体前端且位于侧部出料通槽的下方设有缓冲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壳体的底板顶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对气缸安装板,每对气缸安装板之间设有相同的滑行气缸,所述壳体的底板顶面且位于两个滑行气缸之间设有一对导轨,出料盒滑动设置在导轨上,所述出料盒两侧板外侧壁上分别设有连接板,每个连接板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相应的滑行气缸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壳体的左右两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紫外线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可以自行将药品发放给患者,医护人员只需将药品投入到该装置中就能实现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无接触传递,安全隐患大大降低,并且该装置具有缓冲板,可以防止瓶罐类的药瓶摔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壳体的内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翻转桶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众合孵化器有限公司,未经湖州众合孵化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53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罗汉果中提取罗汉果甜苷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布料的印染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