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老年尿失禁患者临床治疗用积液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5780.5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7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妍;朴丽;颜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51 | 分类号: | A61F5/451;A61M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年 尿失禁 患者 临床 治疗 积液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治疗临床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老年尿失禁患者临床治疗用积液处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下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柱、滑轨,软层上开设有吸附孔、积液口,软层的内部连接有海绵,绳索的上端连接有金属球,金属球的前上端与固定柱之间连接有弹簧,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金属片,通过绳索带动金属球与金属片接触,集液罐内的抽气装置开启,当外壳内的积液排完时,金属球与金属片的下端脱离,集液罐内的抽气装置关闭,这一结构解决了老年尿失禁患者临床治疗用积液处理装置不能自动进行尿液的积液处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和不方便临床治疗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治疗临床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老年尿失禁患者临床治疗用积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老年尿失禁即膀胱内的尿不能控制而自行流出,尿失禁可发生于各年龄组的患者,但老年患者更为常见,由于老年人尿失禁较多见,致使人们误以为尿失禁是衰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自然后果,事实上,老年人尿失禁的原因很多,应寻找各种原因,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在对老年人的尿失禁进行临床治疗时,通常使用集尿器来收集因尿失禁而溢出的尿液,从而避免尿液积液残留在排尿器官,进一步避免尿液滴落。
但是目前使用的老年人集尿器积液处理装置,通常采用护罩贴附在排尿器官的外侧,然后通过导尿管导出,有的通过外部的抽取装置来抽取护罩边缘的积液,但是由于膀胱内的尿液饱和不能控制而自行流出,这是一个频繁的过程,需要人工频繁的控制,这就导致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且不容易对患者是否排尿进行判断,从而导致患者排尿器官处产生积液,进一步影响医护人员的治疗,另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老年尿失禁患者临床治疗用积液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老年尿失禁患者临床治疗用积液处理装置,具备自动进行尿液的积液处理、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方便临床治疗的进行的优点,解决了老年尿失禁患者临床治疗用积液处理装置不能自动进行尿液的积液处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和不方便临床治疗的进行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自动进行尿液的积液处理、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方便临床治疗的进行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老年尿失禁患者临床治疗用积液处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下部设置有控制装置,外壳的右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外壳的内部且在控制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有固定柱,外壳的内部且在控制装置的内部开设有滑轨,外壳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软层,软层的上部开设有吸附孔,软层的内壁左侧开设有积液口,外壳的下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抽气管,抽气管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气囊,外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集液管,集液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集液罐,软层的内部且在最左侧的吸附孔内滑动连接有海绵,海绵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侧且在吸附孔内设置有挡板,固定板的上端规定连接有绳索,绳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金属球,金属球的前上端与固定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外壳的内部且在滑轨的左下侧设置有金属片;
优选的,所述积液口分布在软层的左上侧壁,且积液口均与集液管相通,从而保证积液通过集液管进入到集液罐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与滑轨之间处于倾斜状态,从而保证弹簧带动金属球从滑轨的下侧复位;
优选的,所述吸附孔分别与抽气管连通,从而保证气囊通过抽气管使其软层吸附在使用者的皮肤上;
优选的,所述集液罐的内部设置有抽气装置,从而使外壳内的尿液积液在外力的作用快速排出;
优选的,所述积液口的直径与海绵的直径相适应,从而保证海绵在积液口内滑动;
优选的,所述外壳和软层的内部开设有与绳索相对应的滑槽,从而保证绳索的正常收缩;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内部开设有与绳索相对应的通孔,从而保证绳索正常穿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57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