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瓶车共享停车系统及其电控车闸装置和停取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6443.8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1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简镇明;陈明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码一路(海南)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7/00 | 分类号: | G07F17/00;G07B15/0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311 海南省海口市***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瓶车 共享 停车 系统 及其 车闸 装置 停取车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瓶车共享停车系统及其电控车闸装置和停取车方法。包括智能手机端、服务器端、电瓶车、车位、电控车闸装置、通信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智能手机端通过无线网络与服务器端建立通信;服务器端通过网络与通信模块建立通信;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电控车闸装置专用的控闸继电器与控制模块连接;智能手机端经由服务器端和通信模块以及控闸继电器,对电控车闸装置进行开闸\关闸控制。本发明简单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无需人工看护、可防盗,可助力解决“最后三公里”出行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瓶车共享停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瓶车共享停车系统及其电控车闸装置和停取车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自2016年开始,共享单车发展迅猛,给人们的短途出行带了极大的方便,新华社曾报道《共享单车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一时间共享单车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共享单车暴露了出诸多问题。例如坡度大的路段、山城重庆市区、稍远的路程、赶时间的人、体力弱的人、怕费力的人,就不愿意人力骑行。正因如此,电瓶车的数量与日俱增,蓬勃发展。
据调查,电瓶车已成为人们稍远短途(约3-5公里)出行的主要代步交通工具。换言之,电瓶车试图解决“最后三公里”的难题。为此,一些创业者简单照搬共享单车的模式,搞起了共享电瓶车。研究显示,因为共享电瓶车的财产权不属于用户,部分用户不爱惜公共财产,所以车辆损坏严重,维修费高。又因电瓶时常缺电,乱停乱放及丢车现象严重,因而导致共享电瓶车运营商盈利困难,难以维继。
从人性角度来看,本发明人认为不应该发展属于公共财产的共享电瓶车业务,而应该发展以电瓶车用户私有为基础的共享充电服务和共享停车服务,以方便电瓶车用户使用、停车、充电、维护、看管、防盗等电瓶车服务业。
为了解决充电难的问题,现行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简易的电瓶车室外充电桩,主要分布在写字楼下、居民小区、地铁站口、公交站等公共场所。然而,在这些公共场所充电时,电瓶车或电瓶极易被盗。因此,许多地方不得不采用人工看管的方式进行停车管理,这些问题给人们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随着电瓶车数量的增加,停车难、停车乱、充电难、易丢车等问题已经很突出,尤其是路边非法停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对交通、治安、消防等造成了不良影响。
目前,共享汽车停车系统已经出现,但是,专为电瓶车服务的电瓶车共享停车系统,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技术方案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简单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无人看护(可防盗)的电瓶车共享停车系统,以助力解决“最后三公里”出行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提供一种(电瓶车专用)电控车闸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提供一种(电瓶车)停取车方法。
本发明电瓶车共享停车系统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瓶车共享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手机端(500)、服务器端(600)、电瓶车(100)、车位(103)、电控车闸装置(200)、通信模块(300)以及控制模块(400);
所述智能手机端(500)通过无线网络(即移动通信网)与服务器端(600)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服务器端(600)通过有/无线网络与所述通信模块(300)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通信模块(300)与所述控制模块(400)建立信号连接;
所述电控车闸装置(200)电连接控闸继电器(401);控闸继电器(401)电连接控制模块(400),并受控于所述控制模块(400);
所述智能手机端(500)经由所述服务器端(600)、通信模块(300)、控制模块(400)和控闸继电器(401),对所述电控车闸装置(200)进行开闸/关闸控制(相当于用线上手机对线下开闸/关闸进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码一路(海南)人工智能有限公司,未经一码一路(海南)人工智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64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