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级阻燃聚氨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6807.2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3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锋;高木锐;孟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润贝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14 | 分类号: | C09J175/14;C09J11/04;C09J11/06;C09J11/08;C08G18/69;C08G18/65;C08G18/36;C08G18/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谢松;王永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阻燃 聚氨酯 压敏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级阻燃聚氨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的航空级阻燃聚氨酯压敏胶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聚氨酯预聚体20‑30份;阻燃剂50‑70份;油脂多元醇10‑42份;改性的端羟基聚丁二烯5‑20份;聚碳化二亚胺5‑10份;钙粉10‑25份;催化剂0.05‑0.1份;附着力促进剂0.5‑2份。本发明中制备的航空级阻燃聚氨酯压敏胶在具有高阻燃性的同时,拥有好的耐候性,且粘结性能好,能够满足航空领域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压敏胶的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级阻燃聚氨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密封胶是现有的三种高性能弹性密封胶之一,聚氨酯密封胶中柔性链段与刚性链段共聚,赋予了其微相分离的特性,表现为耐磨、耐低温、耐油及耐振动等特性,由于含有氨基、异氰酸酯基、羟基和脲基等基团,使得聚氨酯密封胶对于绝大多数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由于产品形式多种多样、综合性能优异、加工成型工艺简单易行,使得聚氨酯密封胶材料及其制品已广泛应用于机电、船舶、航空、车辆、土木建筑、轻功以及纺织部门,对于材料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竞相发展聚氨酯技术及其产业。
聚氨酯与常用的丙烯酸类材料的内聚力均较高,但是,丙烯酸类材料如双面胶,随着时间的增加材料的内聚力急剧下降,导致内聚力远小于黏结力,剥离时容易残留,无法反应使用,而聚氨酯类的耐候性好,可以长时间反复使用,同时,配合磷类添加剂协同使用性能稳定,不长霉菌,目前,用于航空器中的地毯胶主要以聚氨酯胶黏剂为主,但聚氨酯胶黏剂的阻燃性能较差。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级阻燃聚氨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聚氨酯胶黏剂的阻燃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航空级阻燃聚氨酯压敏胶,其中,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
所述航空级阻燃聚氨酯压敏胶,其中,所述聚氨酯预聚体为端羟基聚丁二烯与双官能度异氰酸酯反应的产物。
所述航空级阻燃聚氨酯压敏胶,其中,所述改性的端羟基聚丁二烯为侧链引入有疏水基团的端羟基聚丁二烯。
所述航空级阻燃聚氨酯压敏胶,其中,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三苯基铋。
所述航空级阻燃聚氨酯压敏胶,其中,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催化剂。
一种航空级阻燃聚氨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将端羟基聚丁二烯与双官能度异氰酸酯反应,得到聚氨酯预聚体;
将所述聚氨酯预聚体与阻燃剂混合,制得第一混合物;
将油脂多元醇、侧链改性的端羟基聚丁二烯、附着力促进剂、钙粉、催化剂、聚碳化二亚胺依次加入所述第一混合物中进行搅拌及抽真空处理,即得阻燃聚氨酯压敏胶。
所述航空级阻燃聚氨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将端羟基聚丁二烯与双官能度异氰酸酯反应,得到聚氨酯预聚体的步骤前,还包括有将端羟基聚丁二烯在100℃及真空度为0.1MPa的压力下进行干燥,干燥时间设定为3-6h。
所述航空级阻燃聚氨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将端羟基聚丁二烯与双官能度异氰酸酯反应,得到聚氨酯预聚体的步骤包括:
将端羟基聚丁二烯与双官能度异氰酸酯按照重量份数为1:1的比例加入反应器中,升温至100℃进行搅拌反应,反应至双官能度异氰酸酯上的异氰酸酯基的质量百分比为10%时停止反应,制得聚氨酯预聚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润贝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润贝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68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CG与胶壳双工站式辊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