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细胞富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7010.4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3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翟赞京;李慧武;戴尅戎;王跃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24;C12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细胞 富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干细胞富集装置,所述干细胞富集装置至少包括储血管和储骨管,所述储血管包括第一储血管和第二储血管;所述储骨管包括第一储骨管和第二储骨管,第一储骨管的入口和第一储血管连通,第一储骨管的出口经第一管道与第二储血管连通;所述第二储骨管的入口与第二储血管连通,第二储骨管的出口经第二管道与第一储血管连通;第一储血管和第二储血管内均设置活塞,第一储血管和第二储血管的活塞相连接;第一储血管上设置注血口。本申请的干细胞富集装置可以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减小污染概率,增大血液与人工骨接触面积的同时减少干细胞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干细胞富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研究发现的自体干细胞富集技术无需经过体外培养即可以直接回植,不但能避免免疫排斥反应,而且富集的自体干细胞可以利用局部的微环境实现其定向诱导和组织再生,由此给一些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自体干细胞富集技术最大的优点是无需体外培养,可在手术同期进行,避免了复杂操作的技术问题和相关的伦理学问题,这是传统方法无法替代和比拟的。但是现有的装置(CN 102260628 A)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装置的过滤筛选过程在手术台外进行,无法严格遵守无菌原则,这可能会增加患者的术后感染风险。其次,现有装置的滤网在循环过程中,会粘附大量的干细胞,对本就不多的干细胞来讲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细胞富集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细胞富集装置,包括储血管和储骨管,所述储血管包括第一储血管和第二储血管;第一储血管上设置注血口,第一储血管和第二储血管内均设置活塞,第一储血管的活塞与第二储血管的活塞连接;所述储骨管包括第一储骨管和第二储骨管,第一储骨管的入口和第一储血管连通,第一储骨管的出口晶第一管道与第二储血管连通;所述第二储骨管的入口与第二储血管连通,第二储骨管的出口晶第二管道与第一储血管连通;第一管道设有通向第二储血管的单向阀,第二管道设有通向第一储血管的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储血管与第一储骨管、第二储血管与第二储骨管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储血管设置第一出血口、第一进血口,第一储血管经第一出血口与第一储骨管连通,第二储骨管经第二管道、第一进血口与第一储血管连通。第二储血管设置第二进血口、第二出血口,第二储血管经第二出血口与第二储骨管连通,第一储骨管经第一管道、第二进血口与第二储血管连通。
优选的,第一出血口设于第一储血管底部,第二出血口设于第二储血管底部;第一进血口设于第一储血管侧壁,第二进血口设于第二储血管侧壁。
优选的,注血口设置于第一储血管侧壁上靠近第一出血口端,注血口内同时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第一储骨管和第二储骨管均由上盖和下盖组成,上盖和下盖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储骨管的入口设于上盖顶部,所述第一储骨管的出口设于下盖底部。
优选的,第一储骨管的入口与第一出血口连通,第一储骨管的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二进血口连通;第二储骨管的入口与第二出血口连通;第二储骨管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进血口连通。
优选的,第一储骨管和第二储骨管内放置异体骨、自体骨、胶原、可降解人工骨及经过表面修饰的细胞骨架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干细胞富集装置还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为工字形,支撑架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第一储血管和第二储血管分别与下横梁可拆卸固定连接;上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滑轮,两滑轮上设置绳索,绳索两端分别与第一储血管的活塞和第二储血管的活塞可拆卸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干细胞富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无需蠕动泵等装置,可以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减小污染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70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