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表电流过大警报散热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7277.3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0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仿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2 | 分类号: | G01R11/02;G01R19/165;H05K7/20;B01D46/00;B01D46/10;B08B5/04;B08B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表 电流 过大 警报 散热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表电流过大警报散热除尘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电流检测装置,所述电流检测装置内包括电表,所述电流检测装置右侧还设有喷漆装置和烘干装置,本发明中设有电流检测装置,对电路中电流进行实时检测,避免电流过大导致设备损坏,电流检测装置右侧设有散热警报装置,对设备进行散热处理并发出警报,提醒用户注意,电流检测装置下侧和右侧设有清尘装置,对设备进行清尘处理,避免灰尘过大影响设备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表保护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电表电流过大警报散热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电力技术发展迅速,在电力的传输和使用的过程中都离不开电表,现今电表大都存放在电表箱中,但是现今普通的电表箱都为简单的箱体结构,没有过热保护功能,不能够对电表起到保护作用,造成了电表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因为电流过大而损坏,使用不便且影响了使用的期限,给使用者带来了额外的经济负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表保护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电表电流过大警报散热除尘装置,能够克服上述缺陷。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表电流过大警报散热除尘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电流检测装置,所述电流检测装置位于设备腔内,所述设备腔左端壁固设有左端位于机体外的电表,所述设备腔内设有位于所述电表右侧的导电块,所述导电块与所述电表之间通过第一电线电性连接,所述导电块上绕有第二电线,所述设备腔下端壁固设有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电表之间通过第三电线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源与所述导电块之间通过第四电线电性连接,所述电表检测电路中电流大小,所述电流检测装置右侧设有散热警报装置,所述散热警报装置包括位于所述设备腔上侧的第一皮带轮腔,所述第一皮带轮腔内固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凸轮向下延伸至所述设备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所述第一皮带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风扇转动进行散热,所述电流检测装置右侧设有清尘装置,所述清尘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四电线右侧的第一吸尘腔,所述第一吸尘腔左端壁与所述设备腔右端壁相通连接,所述第一吸尘腔内固设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一吸尘腔内还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吸尘腔左侧的第一滤网,所述设备腔下侧设有第二吸尘腔,所述第二吸尘腔内设有第三风扇,所述第二吸尘腔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三风扇上侧的第二滤网,所述第三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转动进行吸尘处理。
可优选地,所述电流检测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设备腔内的导热块,所述导热块与所述导电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设备腔内还贯通设有右端位于所述设备腔外的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内注有位于所述导热块右侧的热膨胀气体,所述移动腔内滑动连接有位于所述热膨胀气体右侧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内转动连接有向右延伸的第二转轴。
可优选地,所述散热警报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设备腔右侧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二转轴向右延伸至所述第一传动腔内并套有花键套,所述花键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右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向上延伸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一皮带轮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连接,所述设备腔上端壁还相通连接有与外界相通连接的第一通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右侧设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下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向右延伸并与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右端壁的电机动力连接,所述设备腔左端壁外相通连接有第二通腔,所述第二通腔内设有第一阀门。
可优选地,所述第一皮带轮腔上侧右端设有警报腔,所述第三转轴向上延伸至所述警报腔内并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左侧设有警铃,所述警铃与所述警报腔上端壁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仿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仿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7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芩苷高转移率提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头孢西丁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