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架衬套和汽车悬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7482.X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9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袁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F1/38 | 分类号: | F16F1/38;B60G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小莲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架 衬套 汽车 | ||
本发明涉及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悬架衬套和汽车悬架。其中,悬架衬套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并与壳体同轴设置的减震层,减震层的外壁设置有防脱滑块,防脱滑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齿,壳体的内壁设置有与防脱滑块对应设置且沿壳体的轴向分布的第一滑道,从第一滑道的末端延伸出第二滑道,第二滑道沿壳体的周向分布,第二滑道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单向齿匹配的齿槽,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连通,防脱滑块能够在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中滑动;第二滑道的末端封闭,以限制防脱滑块沿壳体的径向脱离第二滑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脱滑块与第一滑道、第二滑道以及齿槽之间的配合,对减震层在周向、径向以及轴向上进行固定,避免减震层脱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悬架衬套和汽车悬架。
背景技术
汽车在各实际操纵工况下的悬架定位参数会发生变化,这将不利于差量操纵以及行驶稳定性,乘坐舒适度也会有影响,为解决悬架系统的这些问题,在悬架系统中一般会采用衬套结构,其可避免因为刚性连接所造成的悬架部件相互的运动干涉,也可衰减和缓冲来自地面的冲击和振动,实现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平衡。
现有技术中的悬架衬套,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芯管和壳体和芯管之间的减震层。这种结构的悬架衬套,将其安装在衬套安装座上时,减震层容易脱出,即壳体防压脱力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悬架衬套的减震层易脱落的问题,提供一种在轴向、径向以及周向上均有较高压脱力的悬架衬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悬架衬套,所述悬架衬套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同轴设置的减震层,所述减震层的外壁设置有防脱滑块,所述防脱滑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齿,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防脱滑块对应设置且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分布的第一滑道,从所述第一滑道的末端延伸出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分布,所述第二滑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单向齿匹配的齿槽,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连通,所述防脱滑块能够在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中滑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脱滑块与第一滑道、第二滑道以及齿槽之间的配合,对减震层在周向、径向以及轴向上进行固定,避免减震层脱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道的末端封闭,以限制所述防脱滑块沿所述壳体的径向脱离所述第二滑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道的长度是所述壳体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滑道的长度是所述壳体周长的四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防脱滑块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防脱滑块以所述减震层的轴线为中心旋转对称;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均设置为两条且均以所述壳体的轴线为中心旋转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防脱滑块设置在所述减震层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齿槽由多个与所述第一单向齿结构相同而分布相反的第二单向齿排列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层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汽车悬架,所述汽车悬架包括权上述的悬架衬套。
选用本发明的汽车悬架有利于差量操纵汽车以及行驶稳定性,提高乘坐的舒适度。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悬架衬套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减震层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防脱滑块和第一单向齿装配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单向齿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74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烟草软包辅料自动上料机的纸张料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