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8019.7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6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享;村冈敦史;平田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55/12 | 分类号: | B29C55/12;G02B5/30;B29L11/00;B29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伸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减少倾斜拉伸后的膜所产生的松弛。该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利用纵向上的夹具间距变化的可变间距型的左右的夹具分别把持长条状的膜的宽度方向上的左右端部;通过一边使该左右的夹具中的至少一个夹具的夹具间距变化,一边使该左右的夹具行进移动,从而将该膜倾斜拉伸;将该膜从该左右的夹具放开;对该膜进行辊输送,检测输送辊之间的该膜的松弛量以及产生松弛的部位;以及基于该检测结果,进行使位于输送线路上游的该左右的夹具中的至少一个夹具的夹具间距变化的校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和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LC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OLED)等图像显示装置中,出于提高显示特性、防反射的目的而使用有圆偏振板。代表性的是,圆偏振板以偏振镜的吸收轴与相位差膜的滞相轴构成45°的角度的方式层叠有偏振镜和相位差膜(代表性的是λ/4板)。以往,相位差膜代表性的是通过在纵向和/或横向上进行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而制作的,因此,其滞相轴多数情况下在长条状的膜卷料的横向(宽度方向)或纵向(长度方向)上显现。作为结果,在制作圆偏振板时,需要将相位差膜以相对于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构成45°的角度的方式裁切,且一张一张地与偏振板(偏振镜)贴合。
另外,为了确保圆偏振板的宽频带性,还具有需要使λ/4板和λ/2板这两张相位差膜层叠的情况。该情况下,需要以相对于偏振镜的吸收轴构成75°的角度的方式层叠λ/2板,以相对于偏振镜的吸收轴构成15°的角度的方式层叠λ/4板。该情况下,在制作圆偏振板时,也需要以相对于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构成15°的角度和75°的角度的方式裁切相位差膜,且一张一张地与偏振板(偏振镜)贴合。
而且,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来自笔记本PC的光映入键盘等,出于使从偏振板出来的直线偏振光的朝向旋转90°的目的,有在偏振板的视觉辨认侧使用λ/2板的情况。该情况下,也需要以相对于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构成45°的角度的方式裁切相位差膜,且一张一张地与偏振板(偏振镜)贴合。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提案有如下技术:利用纵向上的夹具间距变化的可变间距型的左右的夹具分别把持长条状的膜的宽度方向上的左右端部,使该左右的夹具中的至少一个夹具的夹具间距变化而在倾斜方向上进行拉伸(以下还称作“倾斜拉伸”),由此使相位差膜的滞相轴在倾斜方向上显现(例如,专利文献1)。然而,在利用这样的技术得到的倾斜拉伸膜中,有在宽度方向上的端部产生松弛(松懈)的情况。若卷绕这样的产生有松弛的膜,则具有在得到的膜卷产生褶皱、搓痕的情况。另外,若将产生松弛的膜与其他的光学膜贴合,则具有产生粘接剂、粘合剂的涂布不均、未涂布部的情况、在得到的光学层叠体产生褶皱、搓痕的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845619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既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减少在倾斜拉伸而成的膜上产生的松弛。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利用纵向上的夹具间距变化的可变间距型的左右的夹具分别把持长条状的膜的宽度方向上的左右端部;通过一边使该左右的夹具中的至少一个夹具的夹具间距变化一边使该左右的夹具行进移动,并使任一夹具比另一夹具先行地行进,从而将该膜倾斜拉伸;将该膜从该左右的夹具放开;对该膜进行辊输送,检测输送辊之间的该膜的松弛量以及产生松弛的部位;以及基于该检测结果,进行使位于输送线路上游的该左右的夹具中的至少一个夹具的夹具间距变化的校正。
在一实施方式中,将从上述左右的夹具放开的上述膜的左右端部切断去除之后,检测上述松弛量和产生松弛的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80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