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处理炉入料仓及其控制方法及热处理炉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8118.5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9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骆有发;刘朋;申士富;李克阳;刘海营;贾海波;刘廷涛;王凯;位成林;李昭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滨州市宏通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48 | 分类号: | B65D90/48;B65D90/54;B65D90/44;B65G65/32;B65G69/00;B65G6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吴欢燕 |
地址: | 1000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处理 炉入料仓 及其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提供热处理炉入料仓及其控制方法及热处理炉系统。热处理炉入料仓包括:壳体,构造有入料口和下料口;上排气阀,连通壳体且用于将壳体当中的可燃气体排出;下排气阀,连通壳体且用于将壳体当中的助燃气体排出;进气阀,用于将非可燃气体注入壳体;压力表,用于监测壳体内部的气压,并根据气压控制下排气阀和进气阀的开闭;CO气体浓度测试仪和/或CO2气体浓度测试仪,根据气体浓度控制上排气阀开启。该热处理炉入料仓,通过下排气阀可以将壳体当中的助燃气体排出,避免炉内壁被烧损,提高炉内碳材寿命;通过上排气阀可以将壳体当中的可燃气体排出,进而避免燃爆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热处理炉入料仓及其控制方法及热处理炉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石墨化炉及超高温电煅炉的发展、应用拓展及技术进步,炉内所用碳质材料比例逐渐增大,由此导致炉内壁极易被氧烧损。由此,原先非密闭隔氧的原料仓已不能满足石墨化炉及超高温电煅炉新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含有少量吸附水的碳质原料进入石墨化炉或超高温电煅炉的高温炉膛内,高温炉膛内会产生水煤气,具体在高温炉膛内发生如下反应:C(碳)+H2O(水)=CO(一氧化碳)+H2(氢气);由此CO和H2积累聚集在密闭的炉腔上部。当CO和H2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极易发生爆燃事故,爆燃事故中发生的反应式如下:2H2+O2=2H2O;2CO+O2=2CO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热处理炉入料仓,其可以避免氧气进入高温炉膛内,有效防止炉内壁被烧损;可减少入炉原料的含水率,有效降低水煤气的产生;并且可以自动监测排出炉膛中的可燃气体,避免发生燃爆事故。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热处理炉入料仓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热处理炉系统。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热处理炉入料仓,包括:
壳体,构造有入料口和下料口,所述入料口用于碳质原料入仓,所述下料口用于连通热处理炉的进料口,以将碳质原料通入所述热处理炉;所述入料口通过上控制阀控制其通断,所述下料口通过下控制阀控制其通断;
上排气阀,连通所述壳体且用于将所述壳体当中的可燃气体排出;
下排气阀,连通所述壳体且用于将所述壳体当中的助燃气体排出;
进气阀,用于将非可燃气体注入所述壳体;
压力表,用于监测所述壳体内部的气压,并根据所述气压控制所述下排气阀和所述进气阀的开闭;
CO气体浓度测试仪和/或CO2气体浓度测试仪,用于监测所述壳体内部的CO气体浓度和/或CO2气体浓度,并根据气体浓度控制所述上排气阀开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处理炉入料仓,通过下排气阀可以将壳体当中的助燃气体排出,避免炉内壁被烧损,提高炉内碳材寿命;通过上排气阀可以将壳体当中的可燃气体排出,进而避免燃爆事故的发生。此外,通过进气阀可以注入非可燃气体,进而即便在热处理炉入料仓中有少量助燃气体或者可燃气体的存在,非可燃气体的注入也可以进一步将其稀释;并且通过进气阀注入非可燃气体可以使得原料中的吸附水被进一步排出,进而杜绝爆燃事故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控制阀为上自动控制电动阀;所述下控制阀为下自动控制电动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排气阀安装于所述入料口处,所述下排气阀安装于所述下料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滨州市宏通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滨州市宏通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81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