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提取核酸的装置、试剂盒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8860.6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3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占伟;胡陈超;郭玉淅;杨毅;曹甜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4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林远成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取 核酸 装置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核酸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取核酸的装置、试剂盒和方法,所述用于提取核酸的装置、试剂盒和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提取核酸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酸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取核酸的装置、试剂盒和方法,所述用于提取核酸的装置、试剂盒和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提取核酸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背景技术
目前,核酸的提取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甚至农林牧渔等领域内所有学科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而能否提取出高质量的核酸则是分子生物学试验中的关键,提取方法的灵敏度以及提取结果的准确性也将直接关系到后续试验。因此,核酸提取方法被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目前,核酸提取广泛应用的方法包括,经典的酚氯仿抽提法、新发展的硅胶膜吸附法、磁珠分离法等。
基于大范围检测或同时对多个生物试样进行检测的需要,目前大多使用自动化装置进行核酸提取。然而,已发现,在使用自动化装置对多个样品进行核酸提取的过程中,样品间的交叉污染,仍然是显著的问题。
因此,需要对用于提取核酸的方法和装置进行进一步改进,以避免或减少样品间的交叉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反复摸索,开发了一种用于提取核酸的试剂盒和装置,能够显著降低提取核酸过程中样品之间的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减少或甚至杜绝假阳性的检测结果。基于此,本申请还提供了用于提取核酸的方法,提取过程简单方便,更适宜自动化操作。
因此,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提取核酸的试剂盒,其中,所述试剂盒包含密封试剂和用于提取核酸的试剂,所述密封试剂在液体状态下的密度小于所述用于提取核酸的试剂的密度,并且,所述密封试剂在液体状态下与所述用于提取核酸的试剂不互溶。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密封试剂为液体,例如与水性溶液不互溶的液体,例如与水不互溶的有机物,例如与水不互溶的、不挥发的有机物。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密封试剂为固体,并且其在预定的条件下能够转变为液体,且所述液体的密度小于所述用于提取核酸的试剂的密度,并且所述液体与所述用于提取核酸的试剂不互溶(例如,其与水性溶液不互溶,且不挥发)。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预定的条件选自加热,光照和/或化学处理。例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密封试剂为固体,并且其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转变为液体,且所述液体的密度小于所述用于提取核酸的试剂的密度,并且所述液体与所述用于提取核酸的试剂不互溶(例如,其与水性溶液不互溶,且不挥发)。
例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密封试剂在温度T1以下(包括T1)为固态,在温度T2以上(包括T2)为液态,T2>T1。由此,通过加热密封试剂,使其温度达到T2或以上,即可使固态的密封试剂液化,形成液态的密封试剂。而通过冷却密封试剂,使其温度达到T1或以下,即可使液态的密封试剂固化,形成固态的密封试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T1=20~40℃,例如30~40℃。在某些实施方案中,T2=45~95℃,例如60~90℃,例如70~80℃。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密封试剂选自:矿物油,动物油,植物油,合成油,石蜡,硅油,或其任何组合。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不互溶”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液体置于同一容器时,彼此之间不会互相溶解,当它们接触时,会自发产生分界的界面,形成分层。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分层”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互溶的液体置于同一容器时,由于具有密度差,而自发形成上下分布的结构,密度大的液体下沉,密度小的液体上浮,形成分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88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