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洞双线隧道两侧平导型救援站火灾模型试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9004.2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5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有明;马伟斌;王志伟;韩自力;李秋菊;郭小雄;罗鹏;赵鹏;刘勇;毛静;马召辉;王子洪;安哲立;邹文浩;马超锋;付兵先;常凯;李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G01M9/00;G01M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线 隧道 两侧 平导型 救援 火灾 模型 试验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洞双线隧道两侧平导型救援站火灾模型试验系统,包括:隧道系统,火源模拟装置,排烟装置以及监控装置;隧道系统包括主隧道通道、平行疏散通道和横向连接通道,两条平行疏散通道平行布置在主隧道通道两侧,横向连接通道与主隧道通道和平行疏散通道垂直且连通;火源模拟装置设于隧道系统内;排烟装置包括防烟风机以及排烟管道和排烟风机,防烟风机设于横向连接通道内,排烟管道与主隧道通道连通,排烟风机设于排烟管道的末端,向隧道外界排烟;监控装置设于隧道系统内部,用于监测主隧道通道、平行疏散通道和横向连接通道内的烟气浓度及烟气流动规律;本发明采用模块化组装,组装简单便捷,能够充分模拟真实隧道火灾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灾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单洞双线隧道两侧平导型救援站火灾模型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我国铁路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境内铁路隧道的数量和长度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还带来了诸多的安全隐患如火灾隐患等。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的隧道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烟气的流动规律及通风策略等,设计一种与实际隧道形状结构相同的隧道结构模型进行火灾试验,能够有效地用来指导隧道实际运营过程中对于通风及排烟模式的结构设计,从而提高铁路隧道运营的安全性及解决火灾事故的高效性。
然而,虽然开展全尺寸的隧道火灾研究是最直接的研究手段,但是由于隧道结构的特殊性及巨大的长宽比特征,导致全尺寸隧道试验不仅规模大,操作难,成本高,而且很难获得大量准确的实验数据,因此,小尺寸的模拟试验研究在针对隧道火灾的研究方法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小尺寸模拟试验系统能够有效地研究分析模拟试验隧道内的烟气流动规律及通风情况,但是目前常见的小尺寸隧道火灾试验系统往往存在着系统结构复杂、拼接困难、搭建耗时、空间占用体积大、保温绝热性能较弱、高温绝热性能弱、不便于监测观察等缺陷。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拼装,能够在实验室中开展特长铁路隧道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对于隧道内烟气流动规律、温度场、热辐射值及通风策略等特征参数的研究分析的单洞双线隧道两侧平导型救援站火灾模型试验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小尺寸隧道火灾模拟试验系统结构复杂,不便于检测观察试验数据等技术问题,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拼装,能够在实验室中开展特长铁路隧道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对于隧道内烟气流动规律、温度场、热辐射值及通风策略等特征参数的研究分析的单洞双线隧道两侧平导型救援站火灾模型试验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洞双线隧道两侧平导型救援站火灾模型试验系统,包括:隧道系统,火源模拟装置,排烟装置以及监控装置。
所述隧道系统包括主隧道通道、平行疏散通道和横向连接通道,所述平行疏散通道为两条平行布置的纵向通道,两条所述平行疏散通道平行布置在所述主隧道通道两侧,所述横向连接通道横向布置并与两条所述主隧道通道和所述平行疏散通道垂直,且所述平行疏散通道通过所述横向连接通道与两条所述主隧道通道连通;
所述火源模拟装置设于所述主隧道通道内;
所述排烟装置包括防烟风机以及排烟管道和排烟风机,所述防烟风机设于所述横向连接通道内,且靠近所述平行疏散通道侧,并均向所述主隧道通道方向送风,所述排烟管道设于所述主隧道通道的顶部,并与所述主隧道通道连通,排烟风机设于排烟管道末端,向隧道外界排烟;
所述监控装置设于所述主隧道通道、所述平行疏散通道和所述横向连接通道内部,用于监测两条所述主隧道通道、所述平行疏散通道和所述横向连接通道内的烟气浓度、温度传递以及烟气流动规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90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