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先导式开环控制比例流量阀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9378.4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7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波;章锋;章苗英;周志威;顾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宇电子(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21/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徐浙辰 |
地址: | 315514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先导 开环 控制 比例 流量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先导式开环控制比例流量阀,包括相连通的先导阀和主阀,先导阀包括控制器和先导阀模块;主阀包括阀体、阀芯、左端盖、右端盖以及弹簧;先导阀的先导阀控制口与主阀的主阀控制口相连通,主阀的主阀控制口与主阀的右控制腔相连通;先导阀的先导阀控制口的压力与输入信号之间呈第一非线性特性关系,主阀的主阀控制口的压力与主阀的阀口开度之间呈线性关系,主阀的阀口开度与输出气体流量之间呈第二非线性特性关系;通过实验室测试,将输出气体流量和输入信号校正形成线性关系,并将中间变量先导阀控制口的压力值固化到控制器中。其优点在于:结构合理,适用于气体流量控制,控制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流量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先导式开环控制比例流量阀。
背景技术
流体(气体和液体)的流量,在外部条件(压力和温度等)不变时。一般与流体流过的空间的横截面的大小相关。对于具体的流量阀来说,就是控制阀口的开度来实现所需大小的流量值的输出。
所谓的比例流量阀是指,一个控制阀的流量输出量与其所加的输入信号值(电流或电压)成线性关系。所谓先导式控制阀是指主阀的阀芯的运动受之于先导阀的输出压力控制。
先导阀一般是一个微小型直动式比例压力阀。直动式比例压力阀一般由控制电路,电机械转换器,控制阀芯组成。其控制机理是,输入电信号(电压/电流)输入到控制电路,信号放大后,输入到电机械转换器输出机械位移,这个位移形成一个阀口的开度来控制输出压力值。这个压力值与输入电信号之间一般设计成比例关系。
将先导阀的控制压力引入主阀中的控制腔,以此来控制主阀芯的运动,通过阀芯弹簧系统,使得阀芯输出一个与压力成线性关系的位移(阀口开度)。
对于液体来说,在一定的流量范围内,阀口的开度与流量之间可以近似看成比例关系。所以在液压控制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而且效果良好。
但是,由于气体的物理特性和液体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液体被认为是不可压缩流体,而气体,显然是可压缩流体。气体流过阀口的流量与阀口的开度是非线性关系。这样,气体的流量就不可能与输入信号成比例关系了。
随着工业4.0技术的深入发展,被称为工业自动化肌肉的气动技术,也随之发生变化。气动比例技术开始进入气动控制领域,以满足这个工业4.0时代对控制对象的状态的柔性化、可编程化的要求。先导式开环控制比例流量阀,就是为这个要求而设计的新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合理,适用于气体流量控制,控制准确的一种先导式开环控制比例流量阀。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先导式开环控制比例流量阀,包括有相连通的先导阀和主阀,先导阀设置有先导阀进气口、先导阀泄压口以及先导阀控制口,先导阀包括有控制器和先导阀模块;主阀上设置有主阀供气口、主阀排气口、主阀控制口、工作口以及先导阀接口,主阀包括有阀体、阀芯、左端盖、右端盖以及弹簧,弹簧设置于阀芯与左端盖之间;先导阀的先导阀控制口与主阀的主阀控制口相连通,主阀的主阀控制口与主阀的右控制腔相连通;
先导阀的先导阀控制口的压力与输入信号之间呈第一非线性特性关系,主阀的主阀控制口的压力与主阀的阀口开度之间呈线性关系,主阀的阀口开度与输出气体流量之间呈第二非线性特性关系;通过实验室测试,将输出气体流量和输入信号校正形成线性关系,并将中间变量先导阀控制口的压力值固化到控制器中。
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先导阀模块包括有进气电磁阀、排气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和气路底板,控制器与进气电磁阀、排气电磁阀控制连接,压力传感器反馈连接于控制器,进气电磁阀设置于先导阀进气口和先导阀控制口之间,排气电磁阀设置于先导阀泄压口和先导阀控制口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宇电子(宁波)有限公司,未经星宇电子(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93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