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5-萘二磺酸二钠盐替代石油标准物校准水中石油传感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9418.5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3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曹煊;孔祥峰;马海宽;吴宁;王阳;王婧茹;刘岩;王昭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马千会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鳌山卫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萘二磺酸二 钠盐 替代 石油 标准 校准 水中 传感器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中石油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该方法包括:(1)配制一系列梯度浓度的石油标准物质,绘制荧光峰的荧光值对石油标准物浓度工作曲线;(2)配制一系列梯度浓度的1,5‑萘二磺酸二钠盐溶液,绘制荧光峰的荧光值对1,5‑萘二磺酸二钠盐溶液浓度工作曲线;(3)根据石油标准物浓度工作曲线与1,5‑萘二磺酸二钠盐溶液浓度工作曲线,计算出石油标准物质浓度与1,5‑萘二磺酸二钠盐溶液浓度的换算关系;(4)利用1,5‑萘二磺酸二钠盐对水中石油传感器进行校准,依据所述的换算关系计算出传感器校准方程。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易溶于水的化学试剂1,5‑萘二磺酸二钠盐来代替石油标准物质,缩短实验操作时长,减少对操作人员身体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中石油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的开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近年来,诸如墨西哥湾漏油、大连石油泄漏及渤海湾漏油等重大环境灾难事故频发,海上平台生产过程中对于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海洋运输石油过程中产生的石油泄漏,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周边省市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海洋油类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提高海洋原油类污染物监测能力,特别是加强现场、实时、连续石油类污染物监测分析能力迫在眉睫。
目前用于海洋原油检测分析多以现场取样—实验室分析和原位传感器监测为主,实验室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重量法、气相-质谱联用等,实验室方法分析结果较为准确,但预处理过程较为复杂,对样品储存条件要求严格,易受温度、光等条件的影响,同时使用有机溶剂,易对实验操作人员造成身体伤害,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原位传感器监测具有灵敏度高、实时测定、操作简单、无需化学试剂、对生物体无损伤等优点,已成为测定水体中原油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
石油原位传感器监测的是原油中的荧光物质。原油的荧光主要是由芳香烃化合物引起的,芳烃是原油和生油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占总烃的10 %~ 45 %,由数百种化合物组成。芳香烃是指含苯环的化合物,属不饱和烃,分为单环,多环(独立苯环)和稠环(苯环公用相邻碳原子)。当芳烃化合物受到不同类型芳烃化合物混合、取代基、卤素元素、金属阳离子、溶剂、温度、氢键等环境因素影响时,荧光峰的位置与荧光强度均会发生变化。原油可以分离成饱和烃、芳烃、非烃以及沥青质4 部分。原油的荧光是这4 种组成的荧光综合的结果。由于饱和烃不发荧光,沥青质荧光太弱,所以在原油荧光性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芳烃和非烃。
目前,石油监测常用实验室方法为GB 17378.4-2007,该方法操作时间长,使用有机试剂,易对操作人员身体产生危害。且原油的组分复杂,所含的荧光物质所占组分也不同,相同浓度的原油,可能产生的荧光强度不同,在水中石油传感器的标定工作极为复杂,且标定的传感器准确度不高,亟需建立一种方法,让传感器采集的荧光信号值较为准确的转化为原油的实际浓度,提高传感器的准确度,减少标定工作复杂程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水中石油传感器校准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水溶性化合物代替石油标准物质标定校准石油传感器的方法,该化合物易溶于水,在石油荧光检测波长下具有良好的荧光效率,具有性质稳定,毒性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5-萘二磺酸二钠盐替代石油标准物校准水中石油传感器的方法,包括:
(1)配制一系列梯度浓度的石油标准物,绘制荧光峰的荧光值对石油标准物浓度工作曲线;
(2)配制一系列梯度浓度的1,5-萘二磺酸二钠盐溶液,绘制荧光峰的荧光值对1,5-萘二磺酸二钠盐溶液浓度工作曲线;
(3)根据石油标准物浓度工作曲线与1,5-萘二磺酸二钠盐溶液浓度工作曲线,计算出石油标准物浓度与1,5-萘二磺酸二钠盐溶液浓度的换算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94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