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防治芦笋茎枯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9431.0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6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强;赵凤;杨迎青;张顺涛;兰波;夏裕辉;李湘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7/14 | 分类号: | A01N47/14;A01N43/16;A01P1/00;A01P3/0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张焕响 |
地址: | 33003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防治 芦笋 茎枯病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防治芦笋茎枯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农药技术领域,组分包括80%代森锰锌30~50份、壳寡糖10~20份、浒苔多糖5~10份、茶皂素2~5份、表面活性剂8~10份、水100~150份;先将壳寡糖、浒苔多糖、茶皂素、表面活性剂投入水中搅拌,然后加入代森锰锌,得到高效防治芦笋茎枯病的组合物,将其用水稀释成20‑3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通过壳寡糖、浒苔多糖、茶皂素的协同作用提高了代森锰锌防治芦笋茎枯病的功效,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预防芦笋茎枯病代森锰锌抗药性强的弊端,提高了芦笋产量;本发明产品绿色环保,对农业生长环境无二次污染,生产成本低,生产工艺利于规模化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防治芦笋茎枯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芦笋(学名:Asparagus officinalis)又名石刁柏,为天门冬科天门冬属(芦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供蔬食,在国际市场上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营养价值高,能润肺、镇咳、祛痰,且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等功能,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随着芦笋栽培面积扩大,病害发生逐年加重,尤其是茎枯病的发生和危害严重影响了芦笋的产量与质量。
芦笋茎枯病的病原菌为天门冬拟茎点霉,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毁灭性病害;该病害在多雨有风的条件下传染迅速,雨水溅沾也可传染。空气传染是大面积发病的主要原因,田间蔓延的方向和发病迅速常受风的影响。此外,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氮肥过多等,均易加重该病发作。该病害在中国、日本、泰国、印尼等亚洲芦笋种植国家发生比较严重,尤以中国最为严重,我国芦笋生产省份均发生普遍,且南方重于北方。轻者导致芦笋生长发育不良,降低产量与品质;重者病株提前枯死,全田毁灭。
目前,芦笋茎枯病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由于多年来大量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导致该病菌在不少地区出现了较强的抗药性而使农药的效果大打折扣。柴文臣等研究了5种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对芦笋茎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上,70%氟环唑的效果最佳,防治效果为90.23%,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其次为45%咪鲜胺与10%苯醚甲环唑防治效果分别为86.74%和84.30%;5种农药中,以代森锰锌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效最差,仅为31.91%,分析原因在于代森锰锌在芦笋田的长期使用,增加了病原菌对药剂的选择压,容易导致抗药性产生,因此寻找防治茎枯病的替代药剂尤为重要,特别是提升抗药性菌株的茎枯病的防治意义重大。
现有技术中,专利技术2017105568113公开了一种防治芦笋茎枯病、芦笋褐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其主要组分为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代森锌和甲基硫菌灵;可见该专利技术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专利申请2013103015752公开了一种防治芦笋茎枯病的化肥及其施肥方法,其关键技术在于调整化学肥料的氮磷钾比例,使土壤保持酸性,破坏茎枯病的发病条件,属于“治标”;专利申请201811559389.8公开了一种能够有效防治芦笋茎枯病的绿色环保新型生物农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壳寡糖10-20份、茶皂素20-40份、多菌灵10-40份、表面活性剂8-15份、水100-200份;专利申请201910558980.X公开了一种防治芦笋茎枯病的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吡唑醚菌酯有效成分5~20份和胺鲜酯有效成分0.1~0.4份。比较现有技术可以发现目前防治芦笋茎枯病仍以化学药物为主,基于化学药物容易产生抗药性的缺陷陆续研发了系列绿色生物农药等生物制品。
代森锰锌是一种有机硫化类广谱保护性低毒杀菌剂,也是目前常见的针对芦笋茎枯病的主要防治药物,在我国已经有超过40年的用药史,对许多真菌型病害均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对多种细菌性病害也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其在水中易被氧化释放出异硫氟化合物,该化合物对芦笋茎枯病的病原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且能直接杀死病菌孢子,并可抑制孢子的萌发、阻止孢子病菌侵入芦笋体内,但对己侵入植物体内的病毒杀伤作用很小;代森锰锌不但能够提高植物的抗菌能力,同时还可以为植物提供Zn元素,促进作物增产。但是,由于代森锰锌的用药史较长,芦笋对其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从而导致了代森锰锌防治茎枯病的效果较差,因而提高代森锰锌防治芦笋茎枯病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94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梯的电力通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动力电池包的温差发电均衡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