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触控压力传感器控制启动和调节功率的电子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9615.7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7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林光榕;郑贤彬;张夕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康泓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50 | 分类号: | A24F40/50;A24F40/51;A24F40/4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压力传感器 控制 启动 调节 功率 电子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通过触控压力传感器控制启动和调节功率的电子烟及其控制方法,电子烟包括外壳、雾化装置、电池和控制电路板,雾化装置包括发热元件,发热元件用于将烟液加热雾化成电子烟雾,控制电路板上设有中心控制单元、以及与中心控制单元电连接的触控压力传感器、功率输出单元和系统供电单元电池通过系统供电单元给中心控制单元供电,且通过功率输出单元给发热元件供电,中心控制单元控制功率输出单元调节发热元件工作时的功率,触控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对其进行触碰时的触控压力并将检测到的触控压力检测值传送给中心控制单元,其有益效果是,可使用户通过施加不同触碰压力给触控压力传感器来控制电子烟进行启动或调节功率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烟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触控压力传感器控制启动和调节功率的电子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烟,其作用是用户吸烟时将烟液进行加热,烟液受热后变成烟雾,吸烟用户得以吸入具有香烟味道的烟雾。由于烟液是通过发热冒烟而不是明火燃烧,避免了用户吸入烟草制品因明火燃烧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故使用电子烟进行吸烟得到广泛使用。
现有的电子烟,一般包括包括外壳、雾化装置、电池和控制电路板,雾化装置内储存有烟液,并设有雾化烟液的发热元件,加热雾化时,雾化装置内的烟液通过渗透或传导至发热元件。现有的电子烟,进行启动时,或者通过用按键启动的方式进行启动,或者在吸烟时通过咪头自动感应气流来启动电子烟并进入吸烟状态,这样的方式,均不能有效防止儿童或未成年人进行吸烟。另外,现有的电子烟,在吸烟时,不能按用户的意愿简单自动地调节烟雾量的大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触控压力传感器控制启动和调节功率的电子烟,该电子烟的触控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用户手指对其触控压力的大小,以便中心控制单元控制电子烟启动,和控制功率输出单元调节输出功率给发热元件从而调节烟雾量的大小。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触控压力传感器控制启动和调节功率的电子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通过触控压力传感器控制启动和调节功率的电子烟,包括外壳、雾化装置、电池和控制电路板,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用于将烟液加热雾化成电子烟雾,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中心控制单元、及与中心控制单元电连接的触控压力传感器、功率输出单元和系统供电单元,所述触控压力传感器外表面露出设于所述外壳表面,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系统供电单元给所述中心控制单元供电,且通过所述功率输出单元给所述发热元件供电,所述中心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功率输出单元调节发热元件工作时的功率,所述触控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对其进行触碰时的触控压力并将检测到的触控压力检测值传送给所述中心控制单元,当电子烟处于关机状态,且所述触控压力检测值达到第一预设触控压力值或单位时间内触控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触发中心控制单元启动电子烟进入待机状态,或当电子烟处于吸烟状态且所述触控压力检测值达到第二预设触控压力值时,触发中心控制单元向所述功率输出单元发出控制信号使得功率输出单元对所述发热元件进行功率调节。
优选地,所述外壳表面还设有与所述中心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电子烟工作时的各种工作参数和警告信息。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设有与所述发热元件及中心控制单元电连接并用于检测发热元件电阻阻值的阻值检测单元,所述阻值检测单元将实时检测到的发热元件的阻值检测值反馈给所述中心控制单元,所述中心控制单元根据阻值检测值调节所述功率输出单元的功率输出保持稳定。
优选地,所述第二预设触控压力值设有若干个不同的预设值,所述功率输出单元对所述发热元件输出不同的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康泓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康泓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96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