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PF7.6蛋白在调控豆科植物根瘤耐氮性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9885.8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9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孔照胜;王琪;张霞霞;黄弋戈;任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82;A01H5/00;A01H5/06;A01H6/5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闫书宁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pf7 蛋白 调控 豆科 植物 根瘤 耐氮性 中的 应用 | ||
1.抑制NPF7.6蛋白活性和/或表达量的物质的应用,为S1)或S2):
S1)提高豆科植物根瘤耐氮性;
S2)培育根瘤耐氮性提高的豆科植物;
所述NPF7.6蛋白为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质。
2.抑制编码NPF7.6蛋白的核酸分子表达的物质的应用,为S1)或S2):
S1)提高豆科植物根瘤耐氮性;
S2)培育根瘤耐氮性提高的豆科植物;
所述NPF7.6蛋白为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质。
3.一种提高豆科植物根瘤耐氮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编码NPF7.6蛋白的基因进行基因编辑以降低豆科植物中NPF7.6蛋白活性和/或表达量;
所述基因编辑是借助CRISPR/Cas9系统实现的;所述CRISPR/Cas9系统中,sgRNA的靶标序列如SEQ ID No:1自5’末端起第28-47位所示;
所述NPF7.6蛋白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SEQ ID No:1所示的DNA分子;
所述基因编辑是通过在豆科植物中导入含有Cas9蛋白的编码基因和所述sgRNA的编码基因的特异DNA分子实现的;
所述NPF7.6蛋白为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质。
4.特异sgRNA或特异重组质粒在豆科植物育种中的应用;所述豆科植物育种的目的为提高根瘤耐氮性;
所述特异sgRNA的靶标序列如SEQ ID No:1自5’末端起第28-47位所示,以降低豆科植物中NPF7.6蛋白活性和/或表达量;
所述特异重组质粒含有Cas9蛋白的编码基因和所述特异sgRNA的编码基因,以降低豆科植物中NPF7.6蛋白活性和/或表达量;
所述NPF7.6蛋白为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质。
5.一种制备基因编辑豆科植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特异sgRNA的编码基因和Cas9蛋白的编码基因导入豆科植物以降低豆科植物中NPF7.6蛋白活性和/或表达量,得到转基因豆科植物;所述特异sgRNA的靶标序列如SEQ IDNo:1自5’末端起第28-47位所示;
所述NPF7.6蛋白为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质;
(2)从所述转基因豆科植物中筛选基因编辑豆科植物;
与豆科植物相比,基因编辑豆科植物的根瘤耐氮性提高。
6.如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应用或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科植物为蒺藜苜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98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无线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