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菌液高效规模化产运联动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00086.8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4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毕银丽;任颖;全文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合生元生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C1/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色 有隔内生 真菌 高效 规模化 联动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菌液高效规模化产运联动生产方法。本发明提供了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sidea sp)针A2‑7,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811。本发明还保护针A2‑7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针A2‑7,培养时间为6天。第8天生物量达到最大。第6天生长率最快,生命力最强。由于针A2‑7具有重大的应用推广价值,因此实际应用中涉及将针A2‑7进行不同地域的运输。考虑最佳生长率及生物量时间差,在培养至第6天开始运输最佳。结合菌液的运输时间,对于野外菌液的应用可以有效节约室内培养时间。本发明为野外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运输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对进一步推进微生物复垦技术应用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菌液高效规模化产运联动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DSE)泛指一群定居于植物根内,并能形成典型的有隔菌丝和微菌核等结构的小型土壤内生真菌。这类真菌广泛存在于健康植物根表皮、皮层或维管组织,生境广泛,极地、荒漠、重金属污染、农田等均有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分布。
大量研究表明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可促进多种植物生长、改善光合作用、促进营养吸收、提高植物抗逆性及提高植物次生代谢物浓度。随着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生态作用逐渐被揭示,深色有隔内生真菌菌剂的研发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目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菌剂以液体为主,其应用多为室内应用,即用即培养,且对其培养时间无准确严格的定量研究。而在野外的推广使用中,不仅对菌液的需求量较大,而且菌液运输也是其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菌液高效规模化产运联动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sidea sp)针A2-7。针A2-7已于2019年11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8811。
本发明还保护针A2-7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针A2-7。
所述培养方法中,培养时间为6天。
示例性的,所述液体培养基为液体MMN培养基。
所述培养的条件为:黑暗、27℃。
所述培养的条件为170r/min振荡培养。
所述培养的过程中,第8天生物量达到最大。第6天生长率最快,生命力最强。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针A2-7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采用以上任一所述方法进行培养,然后2天内将菌液运输至目的地,以实现培养第8天将菌液用于植物种子浸种(以保证接菌效率)。
由于针A2-7具有重大的应用推广价值,因此实际应用中涉及将针A2-7进行不同地域的运输。考虑最佳生长率及最大生物量时间差,在培养至第6天开始运输最佳。本发明为今后野外菌剂的运输提供了依据。
运输中建议按照如下规程进行操作:
(1)在培养针A2-7至第6天,菌的生命力最强时开始运输最佳;
(2)运输过程中,由于在途中的晃动过程仍是对菌液的一个培养过程,因此对于容器的选择最好为扁形、大口径容器,以便增加菌液与容器空气的接触面积;
(3)结合室内菌液培养情况,容器需要留出一定的空间(总容器的1/3-1/2,以容器大小而定),得以保证有一定的氧气供应,使菌能够继续生长达到最大菌丝量;
(4)菌液运输时间建议为10-12h,菌液运输至目的地后,应在第8天前(从初始接种开始计的第8天前)接种于植物根际,保证其既具有活性较强又具有较高生物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合生元生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合生元生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00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