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生产用垃圾高效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0088.7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6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霖;郑祥模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洪霖 |
主分类号: | B30B11/24 | 分类号: | B30B11/24;B30B15/08;B30B15/30;B03C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姜宇 |
地址: | 32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生产 垃圾 高效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生产用垃圾高效处理设备,涉及机械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处理箱,进料输送带一端的下方设有第二下料罩,进料输送带的一侧设有吸附分离装置,吸附分离装置的下方设有第一下料罩,第一下料罩与第二下料罩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成型输出管和第二成型输出管,第一成型输出管和第二成型输出管的内部均设有混合成型输送机构,处理箱的外部固定设有截断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吸附分离装置能够将金属垃圾中含铁的碎屑进行吸附实现分离回收,通过设置混合成型输送装置、凝胶输送装置以及裁断装置能够将分离后的金属碎屑垃圾压制成型并且切断成相同大小的块状集合体,便于运输码放和回收统计,从而实现机械垃圾的高效有序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械生产用垃圾高效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加工行业也越来越繁荣昌盛,机械加工产品遍布各类生产行业中,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金属碎屑等垃圾,此类垃圾若直接填埋,由于金属分解慢,且金属分解后产生的物质会对土壤产生严重的危害,除此之外,直接填埋会使金属碎屑得不到回收利用,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目前对于机械加工产生的金属垃圾往往采取回收利用的处理方式,已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往往是将机械生产的金属垃圾集中回收,由于金属成分不同,在回收后处理也十分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生产用垃圾高效处理设备,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生产用垃圾高效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处理箱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进料斗,处理箱内的顶端固定连接挡罩,挡罩的下方设有进料输送带,进料输送带一端的下方设有第二下料罩,进料输送带的一侧设有吸附分离装置,吸附分离装置的下方设有第一下料罩,所述第一下料罩与第二下料罩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成型输出管和第二成型输出管,第一成型输出管和第二成型输出管的内部均设有混合成型输送机构,所述处理箱的外部固定设有截断装置,截断装置远离处理箱的一侧设有输出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附分离装置包括传动带,传动带的内侧四角均设有辅助滑轮,传动带的内壁设有啮合齿,传动带内侧啮合连接驱动齿轮,处理箱顶部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传动带的外侧间隔固定连接多个固定杆和分散架,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电磁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位于进料输送带的上方设有导电轨,导电轨与固定杆电性且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分散架的底端固定设有多个分散爪。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成型输送机构包括输送轴,输送轴的外部固定连接螺旋输送板,所述处理箱的外部固定连接输送电机,输送电机的输出轴与输送轴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轴外部固定连接多个搅拌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处理箱内设有凝胶输送装置,凝胶输送装置包括活塞缸,活塞缸内滑动连接活塞板,活塞板固定连接推拉杆,推拉杆转动连接连杆,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动杆,转动杆同轴固定连接偏心轮,偏心轮与连杆转动连接,所述活塞缸的端部固定连接输入管和输出管,输入管连接外部凝胶供应设施,输出管连接第一成型输出管和第二成型输出管,输入管与输出管内均设有单向阀,且两个单向阀的导通方向相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截断装置包括外箱体,外箱体内固定连接两个放置板,两个放置板分别位于第一成型输出管和第二成型输出管的下端,外箱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气缸,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切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切刀包括到刀架,刀架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固定连接上刀片和下刀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洪霖,未经陈洪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00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